借力政策东风,内蒙古残疾人事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2-23 18:42:24

摘要:据记者了解,为了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一年来,内蒙古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借力政策东风,内蒙古残疾人事业释放发展新动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地处中国正北方的内蒙古,既是北疆安宁的守护者,又是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一“守”一“开”之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大力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中央、自治区本级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6.8636亿元,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项目,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各族群众团结奋进,乐业兴边,残疾人受益其中。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身患先天性残疾的额尔登巴特尔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专心打磨着马具,从小生活在草原的他对艺术制作有着独特的喜爱和过人的天赋。他制作的马具和骨雕以其独特工艺制作,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加之当地残联以及相关部门的帮扶,额尔登巴特尔不断拓展市场,生意越来越红火。凭着这个手艺,他不光养活了自己,还招收了同样爱好雕刻工艺的学生,为的是将传统的骨雕手艺继续传承下去,将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据记者了解,为了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一年来,内蒙古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这一年,国家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为残疾人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内蒙古借力政策东风,改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增强残疾人融合发展能力。

在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五大行动、25个具体指标。印发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58933名残疾人得到精准康复服务,31488名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继续实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康复救助残疾儿童5010名。协助838名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残疾人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213名。组织开展了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承办第四届爱尔基金会助残公益行动,达成捐助价值500万元智能假手及助听器的意向。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残疾人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评估指导方案》,加强儿童康复定点机构管理。

在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实施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等10项行动,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组织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万余人,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启动“大爱北疆·助业自强”助残公益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残疾人线上线下招聘、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132场,391名残疾人在各类招聘活动中与用人单位达成了意向。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进行扶持,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为681名残疾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大学生就业率达到98.2%。全年残疾人实现就业18273人。

同时,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实施“学前残疾儿童助学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对全区3000名学前儿童给予补贴。加强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制定和印发《内蒙古特殊职业技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举办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培训班,共培训228人。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据记者了解,全内蒙古各级残联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共拨付资金847万元,对5646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开展了托养服务。

在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内蒙古扎实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全年共完成改造11140户。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补齐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短板,盲人按摩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文体中心等四个项目均完成选址并编写项目建议书报内蒙古发改委,其中康复、托养、文体三个项目建议书发改委已批复,其它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当中。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迁移、 挂失补办、注销、类别/等级变更等6项事项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数据源头管理,建立健全基层业务台账。委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完成样本筛选、数据分析研究,组织调查员开展入户调查、数据录入等工作,全面掌握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

多举措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同样是《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第二年,内蒙古残联将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补短板,强弱项,增质效,树品牌,整体推进残疾人基本保障与公共服务各项工作。

据记者了解,内蒙古将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落实辅助性就业机构、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孵化)基地等级评定办法,评定一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残疾人就业更加充分发展。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十四五”期间,全区各级残联每年至少完成1万人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高就业率。

同时,内蒙古残联将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其中,将补贴支持对6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建立推进工作制度,抓好数据库日常维护,开展培训督查调研。推动对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及网上办事大厅无障碍信息端口日常维护,不断优化老年人、残疾人服务模式。

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不断发展,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政办发〔2022〕61号)要求,进一步完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和跨部门共享确诊缺陷儿童信息工作机制,组织实施第七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加入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标准》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提高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能力,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康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工作。

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持续推动《残疾人保障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实施,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列入年度普法重点任务。同时,将全力办好第六届全区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并推进内蒙古本级和盟市、旗县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安排,内蒙古残联将积极推进当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文化体育中心三个项目于一体的项目,畅通各项手续的办理通道。同时,推动各盟市、旗县残疾人康复、托养基础设施建设。

众所周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然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内蒙古将做好京蒙残疾人结对帮扶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

未来,内蒙古残联将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炽热的为民情怀和坚定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团结带领残疾人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