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逾20%,今年贸易顺差或再破纪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10-25 20:21:0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深秋的到来,我国取暖设备出口不断加速。
一台台热泵、电热水器等取暖设备不断“走”下生产线,经过组装、检测、包装之后,排着队分批运向欧洲市场。这是近两年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延续,也是今年进出口的新趋势。
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8.3%。
“从去年以来,外需一直是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虽然在高基数影响下出口增速出现下滑趋势,但上半年内出口基本还是维持韧性的,也带动了相关制造业等的投资与生产。”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杨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也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一个亮点是,前9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0.04万亿元,增长20.7%。
不仅如此,随着9月以来推出的新一轮稳外贸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外贸领域将释放更大潜力。目前的贸易顺差仍呈扩大态势,预计2022年贸易顺差将超过2021年,再创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
欧美需求减少
不过,从三季度数据来看,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拐点,8月和9月按美元计算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7.1%和5.7%,较此前有所下滑。特别是9月,我国对欧美出口继续显著下滑,其中对美出口同比减少11.6%,较此前-3.8%进一步下滑,对欧盟出口同比增加5.6%,但也低于前值11.1%。近期运价的大幅下跌,也显示出口贸易量的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欧盟成员国同意在今年12月至明年3月期间主动减少10%的用电量,目标是在2023年3月31日前,实现欧洲电力需求总体减少10%。这对德国等欧洲制造业强国的工业经济形成拖累。受此影响,9月欧元区制造业PMI环比下滑1.2个百分点、欧盟工业信心指数为-1.4%。
这也影响了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长期以来,我国对欧盟出口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器械、其他制造业产品、化工品等为主。受到欧盟不利因素影响,9月我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9%,大幅低于此前的7.0%;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降低12.6%,也较此前-6.8%进一步下滑。
不仅如此,也是受到能源及美国地产的影响,9月,我国家用电器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9.8%、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4.5%。
从总体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对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8.2%;自欧盟进口1.42万亿元,下降5.4%;对欧盟贸易顺差1.39万亿元,扩大58.8%。与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贸易总值为3.8万亿元,增长8%,占12.2%。
在杨欣看来,欧美国家宽松政策退出、加息步伐加快,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下滑,同时库存又偏高,企业有去库压力,所以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
不过,尽管存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新冠疫情等消极因素,但中国外贸仍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23万亿元,扩大53.7%。9月,出口2.19万亿元,增长10.7%;进口1.62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5735.7亿元,扩大29.9%。
目前,我国进出口向好的形势依然没有发生改变。
我国进出口仍亮眼
一个亮点是,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了我国高耗能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维持韧性,比如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3%,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8.9%。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呈快速上升态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87万辆,同比增长113.2%。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前,汽车出口强劲是外贸出口的一大亮点,前三季度我国汽车企业出口211.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超过240万辆,销量占比有望逼近10%,成为我国汽车产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出口延续高增长势头,已经超过了德国,仅次于日本,也反映着我国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
与此同时,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也有所回升。据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7万亿元,增长15.2%,占我外贸总值的15.1%。这一贸易增速大于前8个月对东盟贸易14%的增长。其中,对东盟出口2.73万亿元,增长22%,快于前8个月增速20.2%;自东盟进口1.97万亿元,增长6.9%,也大于前8个月的6.4%。
“高增速背后的原因一来可能是东盟生产修复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同时,我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互补,近年来达成的RCEP等区域贸易合作协定也助推了相关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增加。”杨欣表示。
据计算,9月我国对RCEP地区出口金额占总出口的27.9%,同比增速为21.3%,较前值17.5%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9月27日,商务部发布《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随后,各外贸大省陆续推出相关支持政策。在浙江,要加大国际海运物流纾困力度,加大信保支持力度;江苏提出,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提升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水平;广东鼓励各地加大对海外营销、来粤采购、境外投资等跨境经贸活动支持力度。
正如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例行吹风会上所说,当前有必要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
“尽管我们面临外需放缓甚至减弱的大背景,但下半年仍然有信心通过外贸的增长来为国民经济的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王受文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