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公投”结果公布!俄再度发出核警告,北溪管道泄漏现场画面曝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28 09:16:17
顿涅茨克等四地入俄公投结果公布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7日下午,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区入俄公投正式结束。根据当地选举委员会27日晚公布的投票结果,四地选民对于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赞成率分别为:顿涅茨克99.23%,卢甘斯克98.42%,扎波罗热93.11%,赫尔松87.05%。
此外,据当地选举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此次公投四个地区的投票率都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50%门槛,公投结果可认定为有效。
莫斯科时间9月23日8时(北京时间23日13时)起,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开始举行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公投持续时间为9月23日至27日。
据环球网援引塔斯社27日报道,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公投结束了,结果很清楚。欢迎回家,欢迎回到俄罗斯!”
俄罗斯再度发出核警告
梅德韦杰夫周二称,俄罗斯有权在必要时严格按照核遏制领域的国家政策基本原则使用核武器。这是俄方再次发出核警告的明确信号。
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首次预测,即使俄方用核武器打击乌克兰,北约也不会冒着爆发核战争的风险,直接参与乌克兰战争。“我相信北约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直接干预冲突,大洋彼岸和欧洲的煽动者不会想要死于核灾难。”
梅德韦杰夫在其Telegram频道上写道:“如果有必要,俄罗斯有权使用核武器。在预定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国家核遏制政策基本原则。如果对我们或我们的盟友使用此类武器实施攻击。或者,如果在使用常规武器的侵略时出现对我们国家生存的威胁。俄罗斯总统不久前直接谈到了这点。”
梅德韦杰夫还表示,俄罗斯将尽一切可能不让核武器出现在乌克兰等对俄有敌意的邻国。
他指出:“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不让核武器出现在对我方有敌意的邻国。例如,在今天由北约成员国直接控制的乌克兰。指望基辅政权的理性和政治意愿是毫无意义的。”
梅德韦杰夫强调:“但是,对于纵容他们敌对国家的自我保全感和常识,仍有脆弱的希望。他们明白:如果对俄罗斯的威胁超过规定的危险限度,我们将不得不做出回应。不会向任何人询问许可,不会有长时间协商,这绝对不是吓唬人。”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对俄罗斯人的讲话中警告了那些“试图用核武器讹诈俄罗斯”的人称,“风向可能会转向他们的方向”。
乌克兰总统顾问Mykhailo Podolyak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正在为俄罗斯可能发动的核打击做好准备,但他表示,威慑俄罗斯的责任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身上。
Podolyak指出:"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核打击,我们应该把民众疏散到哪里去?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核武器是一个全球安全问题,这不仅仅是乌克兰的问题,也是其他国家必须关切的问题。”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曝泄漏!丹麦首相:不排除蓄意破坏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6日,丹麦媒体报道称,“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天然气泄漏,相隔仅仅一天,27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被曝出发生了两处泄漏。
根据丹麦广播电视台的报道,“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两处泄漏点都位于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一处在丹麦境内,另一处在瑞典境内。
而据丹麦媒体此前报道,“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也靠近博恩霍尔姆岛,为避免出现船舶航行安全事件,丹麦海事局已经把事发区域5海里范围设为“禁行区”。据丹麦能源署确认,在 “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北溪-1”有2处,“北溪-2”有1处,分别发生在博恩霍尔姆岛的东北部和东南部。
德国联邦经济部27日早上表示,继“北溪-2”天然气管道之后,“北溪-1”管道也出现了压力下降的问题。但相关部门表示,不会对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德国方面表示,目前正在进行调查,仍不清楚压力下降的具体原因。
“北溪-2”天然气管道与“北溪-1”平行,设计容量相当,去年9月“北溪-2”项目完工,但受俄乌局势影响,德国今年2月宣布暂停项目的认证程序,因此该管道未投入使用。“北溪-1”管道由于维修,也已于8月底暂停输气。不过两条管道目前都是注满天然气的状态。其中“北溪-2”天然气管道内部有大约1.1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价值约为2.13亿欧元,保有这些天然气是为了做到在必要的时候,管内气压水平能够保证进行天然气输送。
当地时间9月27日,据丹麦广播电视台报道,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访问波兰期间表示,丹麦政府对“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非常重视。
根据弗雷泽里克森的说法,“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不排除被蓄意破坏的可能性,但她强调“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北溪管道泄漏现场:天然气不停喷涌,大片海域泛白
据海外网9月27日消息,丹麦军方27日曝光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的现场画面,视频显示,天然气不断喷涌而出,海面大片区域泛白。
丹麦军方在社交平台推特上曝光了现场画面,这段视频由F-16战机在波罗的海区域拍摄。俄新社称,海面上的泛白区域宽约几百米。
当地时间26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丹麦海域发生泄漏,随后“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两处区域也发生泄漏,丹麦和瑞典海事局相继发布警告。丹麦能源署警告,泄漏的气体或在水面和空气中被引燃,从而发生爆炸。
泄漏的原因尚未调查清楚。在被问及是否存在“蓄意破坏”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运营公司(Nord Stream AG)则表示,此次破坏“史无前例”,尚不清楚修复工作将持续多久。(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环球网、财联社、海外网;整理:孙琪)
编辑:李云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