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供需缺口超一倍 股指期货引爆人才争夺

作者:叶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02 20:34:04

摘要:供需缺口超一倍 股指期货引爆人才争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 青 北京报道

   “目前临近股指期货上市,我们公司的软硬件都已准备就绪,唯独缺人,特别是熟悉IB业务的人才。现在这样的人才市场上有多少,我们就招多少。”一位期货公司的老总在采访中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股指期货的临近,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各大期货公司高管之间关注的焦点之一。
    截至2009年,中国注册的期货从业人员还不到2万人。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期货从业人员已经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内期货从业人员缺口已达2万人以上,供需缺口超一倍。另外,根据监管层的要求,证券公司总部应至少配备5名专职业务人员,各证券营业部要开展IB业务应至少配备2名专职业务人员,按目前近1000家达标券商的营业部来算,这些券商总共需要大约2000名左右拥有期货IB业务从业人员资格的员工。如此大的供需缺口,必然会引发期货行业内人才争夺战。
    “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市场下,每推出一个品种,都会使人才的需求呈几何倍增长。”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大智慧公司董事长张长虹告诉记者。
“挖、拉、找”成流行语
   “对于目前160家期货公司而言,套利方面的人才是最缺的。”中国期货协会张宜生先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懂得期货与现货间跨市套利原理、对沪深300现货组合问题及风险控制方面有独特见解并且能实际操作的人才,更成为期货公司要争夺的对象。虽然股指期货对金融市场来说是个新品种,差异较大,但其运行机制却更具商品属性。因此,只能通过期货现有的人才市场挖掘所需的人才。这也是引发圈内人才争夺战的首要原因。
    张宜生还认为,现在的期货业内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券商系期货公司在人员招聘和薪酬体系上必然会优于传统期货公司。所以,对于传统期货公司而言,先稳定好自身团队然后再向外拓展人才队伍是上策。
    近年来,由于期货业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各期货公司高薪“挖墙脚”的现象屡见不鲜。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胥京钢向记者介绍:“公司刚刚招进来一批人才,准备下周开始专业化培训。对于目前行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可以用挖、拉、找三个字来描绘。”胥京钢认为,所谓“挖”就是指提供优厚的薪酬、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吸引业内有名气的经理或经纪人;而“拉”是指对证券研究机构或者高校的知名学者采取拉拢战术,争取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找”是指形成三位一体引进人才方式,通过网上招聘、身边朋友介绍,在市场研究、市场开发方面有杰出能力的都可以成为找寻的对象。这次公司在市场开发方面引进30多人,研发方面3人,大多具有数理统计和证券背景。
    “相对于一般的期货公司而言,券商系期货公司一直重视人才方面的积累,但在IB业务方面缺口仍然较大,特别是对客户培训、辅导方面急需大批人才引进。”大华期货总经理助理宋启虎先生认为,目前各期货公司都缺少两类人才:市场和研究人员,特别是研究型人才普遍缺少。不过经过一年的准备,目前公司已有4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专门对金融期货进行研究。同时也对薪酬体系进行一些改变。若成为高级分析师,其薪酬等级相当于部门副总的待遇。若晋升为首席分析师,其薪酬等级相当于部门总经理待遇。而对于跑市场的人员来说,还是以目前薪酬为基准,同时要求部分人员去银行和证券营业部蹲点,增加客户数额。
“小海归”不再吃香
    面对金融期货人才的争夺战,某些实力强劲的期货公司宣称要引进海归作为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但经过记者调查发现,和基金公司不同,各期货公司对于海归的态度并不像外界所宣称的那样热衷。就如同胥京钢所言,对于股指发展初期来说,海归背景并不作为公司主要的招聘对象之一。原因在于海外人士并不了解国内期货市场的运行情况,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刚从国外毕业回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国国内的资源很少,社会关系趋于简单,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全面展开,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而相对于国内期货人才来说,经过多年的历练,人脉、知识的积累都趋于成熟,到岗就能操作,可以为公司减少很多培养成本。
    期货公司对于人才需求的现状,海归人士也有他们的苦恼。“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出国留学的决定,感觉在国内金融圈子混,就两条路:行业研究或者经纪业务。在业内流行一种说法,做研究分析要耐得住寂寞,做客户经理脸皮要厚。而我选择做客户经理,发现做客户经理纯粹靠社会关系,客户不会自动送上门来,资源得靠自己去寻找,而对于刚回国的我来说,人际关系几乎等于零,业务根本就没法拓展,公司要求去银行和证券公司蹲点,我做不到,感觉很丢脸。毕竟我花了那么大代价从国外学成归来,到最后做这样的工作。”面对这样的两难处境,海归人士如此述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