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进入指数时代:北证50出炉,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晴雨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03 13:55: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9月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官宣成立一周年之际,万众瞩目的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对外发布。由此,北交所进入指数时代。
据悉,北证50成份指数是北交所首只宽基指数,按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选取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指数编制计算与境内外主流指数基本保持一致。
在专业人士看来,该指数定位于反映北交所市场最具代表性的50只证券的整体表现,兼顾表征性和投资性,为市场提供投资基准及指数产品标的。
未来,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进一步编制不同规模、行业、主题、风格特征的指数,丰富北交所市场指数体系,探索打造反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晴雨表。
北证50指数出台
此次北证50成份指数编制方案的是由北交所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制定发布。
同时,为规范北交所市场指数运作,便利北交所及相关跨市场指数的编制和应用,北交所又发布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证券指数管理细则》。指数管理细则坚持市场化导向,对指数权益归属、编制管理、授权办理等事项加以明确。
关于指数授权工作,北交所明确指数业绩基准、产品授权委托中证指数办理。各相关主体可根据发布的规则启动申请指数授权等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指数是市场各方进行跟踪观察、投资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数的推出能够及时反映市场整体走势情况,又有助于集中反映核心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在客观、准确评价市场的同时,为指数型投资产品提供跟踪标的。
具体来看,市场各方可通过北证50了解上市公司总体价格变动和走势;投资者及各类专业机构可通过北证50进行市场分析与业绩基准比较;随着指数发布并平稳运行,可引导机构持续开发跟踪北证50的被动型产品。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为便利投资者理解运作,北证50指数的编制借鉴了境内外市场指数及指数化投资产品发展经验,并充分考虑市场具体运行情况,各项指标设计遵循标准化原则。
在指数类型及样本股数量方面,编制成份指数,固定样本股数量50只。从北交所实际情况看,分布较为集中,头部公司已具备良好的表征性。选样方面,北证50指数在剔除日均成交金额后20%的证券后,以日均总市值排序进行选样。权重方面,北证50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分级靠档赋予权重因子。
为防止指数受个别证券影响过大,提高指数抗操纵性,参考境内外有益经验,对单一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前五大样本股权重之和不超过40%。样本股调整方面,指数发布初期,按季度定期调样,设置调样比例上限和缓冲区制度。调整比例上限设为10%,缓冲区比例设为20%,即50只样本股缓冲区为排名40-60之间,排名前40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60以内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在新股计入方面,证券上市6个月后被纳入样本空间,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北交所市场排名前5且发行总市值100亿元以上的除外。
意义重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此次在宣布成立一周年之际推出北证50成份指数,意义重大。
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山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张可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可以更加及时清晰的反映北交所二级市场的运行状况。沪深交易所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指数体系,指数能够综合反映交易所的整体运行状况,其行情涨跌、品种优劣都需要通过指数体系来反映,只有当指数体系比较丰富时才能反映出市场层次、市场结构、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以及上市企业的行业结构等等,通过多维度地反映北交所市场的运行状况,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决策和投资。
其次,编制市场指数,还是机构投资者研发指数型投资产品的基础。张可亮指出,基金公司或者理财公司通过开发指数型投资产品,就可以直接进入北交所市场,这不但会为北交所带来增量资金,而且还会是长期的稳定资金,会极大的改善北交所目前的投资者结构,增加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将成为可能,对于改善北交所的流动性和提升估值,意义非比寻常。
第三,此次北证50指数和融资融券制度一起出台,这也体现了北交所的制度建设在逐步完善。在张可亮看来,目前北交所的建设依然是加速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沪深市场拥有的产品和制度,北交所也会逐步健全,这向市场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
张可亮进一步分析称,从技术上来说,北证50成份指数在样本挑选上,先是筛选出流动性前80%的标的、然后选取市值前50的公司,构成指数样本,从选样方法来看,主要考虑了流动性和市值因素,按照日均成交额和日均总市值进行选择,兼顾了流动性和代表性。
在指数计算上,通过控制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前五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40%,保证指数不会受个别公司影响过大。这些设计一方面可以更加真实和准确的反映北交所二级市场运行状况,也为后续的指数型产品设计提供了保证。
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北交所50指数及指数管理细则的出台,标志着北交所初期建设基本结束。此次指数编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数编制计算与境内外主流指数基本一致;二是按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做为选取条件,与科创板50指数的编制方案基本一样。
市场基础完备
可以看到,自北交所开市后,上市公司数量逐步增多,整体运行平稳,已具备编制发布指数的市场基础。
从市场规模看,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110家,总市值近2千亿元,集聚了一批在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和消费领域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的优质企业。
从市场运行看,110家公司上市前平均新三板挂牌5.6年,57%的公司上市满1年,75%的公司上市满6个月,市场培育时间较长,整体运行较为平稳。
从指数编制看,已有81只证券符合样本空间条件,通过市值、流动性等指标,筛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认可度高、最具代表性的50只样本股具备一定余量,同时依靠调样机制将新上市的优质股票及时纳入,为后续提供有力的基本面支撑。
据悉,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开市,至2022年4月末已平稳运行近半年时间,因此,北证50指数将指数基日定为2022年4月29日。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这符合市场惯例。创业板指、恒生指数、纳斯达克100、MSCI A50等市场核心指数均以月末作为指数基日。
同时,市场前期运行时间与指数编制方案中新股企稳纳入样本空间时间(6个月)相符,市场认知初步形成,价格博弈相对充分,可更客观反映市场真实水平;有一定回溯期,可以反映北交所市场运行相对稳定后的历史走势。
新三板和北交所资深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北证50指数聚焦北交所头部企业,并为市场提供一份北交所二级市场的睛雨表。北证指数的推出,向全巿场提供一个北交所成长参考指标,提升辩识度,同时,降低北交所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成本,方便投资者了解和把握北交所整体板块的实时动态和未来走势。
此外,北证50指数便于研发并推出指数化产品及延伸产品;丰富两融社会资金投资北交所渠道,未来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积极参与北交所投资和交易,提高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