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辉瑞CEO接种的新冠疫苗保护率达 95%但仍有感染风险,第一时间阻断病毒是关键

作者:孙梦圆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8-17 14:48:31

摘要:因新冠疫苗和特效药而闻名的辉瑞公司,却因CEO感染新冠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辉瑞CEO接种的新冠疫苗保护率达 95%但仍有感染风险,第一时间阻断病毒是关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因新冠疫苗和特效药而闻名的辉瑞公司,却因CEO感染新冠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被曝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当天,艾伯乐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他目前感觉良好,有“非常轻微症状”。他此前已经接种两剂辉瑞新冠疫苗和两剂加强针,目前正在服用辉瑞公司的治疗新冠药物Paxlovid。《华夏时报》记者就此向辉瑞总部发送邮件,询问疫苗相关事宜,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尽管已经接种了4针疫苗,但仍然感染新冠病毒,是否意味着疫苗不具有保护力?疫苗专家陶黎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继续接种第一代疫苗作为加强剂,保护效果的提升非常有限,这也是中国目前没有提出接种第4剂的原因。如果改为接种针对变异株的第二代疫苗,保护效果提升会比较明显,但当有新的变异株出现,效果还是难免下降。”

辉瑞旗下新冠疫苗全球份额达63%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在社交媒体宣布其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在随后的声明中,艾伯乐表示,自己已经接种四剂辉瑞疫苗,并开始服用辉瑞公司新冠药物Paxlovid。他还在声明中写到:“过去两年中,我们在与这种疾病作斗争的努力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我将迅速康复。我非常感谢我的辉瑞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他们致力于为我和全世界的人们提供疫苗和治疗。”

此前,已有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总统夫人吉尔·拜登、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国会山骚乱调查特别委员会主席汤普森等在内的多位官员感染新冠,据外媒报道,上述人士均已接种过疫苗。

接种疫苗是否还有防护力?陶黎纳回复本报记者称,“总体来说,基于注射接种的新冠疫苗,无论何种工艺,其预防感染的保护效果都不可能达到我们对疫苗的期待,但可以守住预防重症和死亡的底线。然而,如果要控制疫情,预防重症和死亡是不够的,预防感染还是要去不断追求的。”

公开资料显示,Comirnaty(BNT162b2,中文名:复必泰)是辉瑞与德国百欧恩泰公司合作的一款mRNA新冠疫苗,最早在2020年底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获批开打。

Comirnaty是首个获得FDA完全批准的新冠疫苗,其接种资格年龄已逐渐扩大至5岁以上的所有人。其采用一段经优化的新冠病毒全长刺突糖蛋白mRNA技术路径,在人体内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能够阻止新冠病毒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的 ACE2 受体,进而入侵细胞造成杀伤。截至目前,该疫苗已经拥有完整的三期试验数据,海外公布的临床结果显示,其保护率可达 95%。

辉瑞2022年7月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辉瑞旗下新冠疫苗Comirnaty综合营收达到220.75亿美元,同比增长95%。截至7月20日,有超过36亿剂新冠疫苗Comirnaty已经分发到180个国家和地区,这款疫苗的全球份额已经达到63%。依靠新冠疫苗和特效药的营收,辉瑞业绩暴涨,2022年上半年,辉瑞总营收534亿美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177.69亿美元,同比增长70%。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16日,复星医药和德国百欧恩泰宣布达成了mRNA疫苗开发的战略合作,复星医药获百欧恩泰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疫苗。据悉,复必泰于2021年3月和9月先后在港澳台地区接种,截至2022年3月末已累计接种超过 2,400 万剂。

疫苗技术不断革新 追求阻断感染

新冠疫情流行的第三年,随着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全球基础免疫加速形成,但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有发生,针对变异病毒的疫苗研发压力仍然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截至2022年8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已报告58875762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包括6433794例死亡。截至2022年8月8日,共接种了123.6亿剂次疫苗。

为了应对变异毒株,全球大部分国家已推行了新冠加强免疫计划,更有国家启动了第四剂加强针接种。8月16日,据英国政府官网,美国疫苗公司Moderna旨在针对原始变体和Omicron的二价新冠疫苗已获英国药品监管机构批准。该二价疫苗专门为奥密克戎变体BA.1设计。至此,英国成为第一个批准二价新冠疫苗的国家。

7月27日,辉瑞宣布和BioNTech推进了新冠肺炎疫苗策略,对BNT162b5中mRNA编码的增强型棘突蛋白进行了修饰,目的是增加免疫反应的幅度和广度,从而更好地抵御新冠肺炎。

8月15日,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目前,国药疫苗在119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准使用,覆盖196个国别人群,国内外生产供应超过35亿剂。在研发方面,国药集团针对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已经推出有效的二代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二代灭活疫苗临床研究顺利推进,并研发了针对已有病毒变异、具有广谱中和效力的二代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

同天,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斯微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SW—BIC—213)得到国家药监局批准,一期临床试验日前入组完毕,这是上海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mRNA疫苗。在产能方面,公司已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各建立了约25000平米的mRNA疫苗生产基地,形成了原液20亿剂、共计4条罐装线、成品4亿剂次的生产能力。

方正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新冠病毒持续变异,新冠疫苗接种加强针需求仍待满足,应促进疫苗行业的技术革新和迭代升级。多家企业布局mRNA平台,该技术或将成为国内新主力,为疫苗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在研新冠疫苗的接种途径多元化,其中吸入、鼻喷等刺激粘膜免疫的接种方式值得重视,未来通过此平台有望开发更多的疫苗品种。

“预防感染还是要去不断追求的,我目前比较看好吸入类型的疫苗,可以在呼吸道产生免疫力,第一时间阻断病毒感染。”陶黎纳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见习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