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社区的“喵星人”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8-12 18:40:40

摘要:动物常被简单地划分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但从城市生态的角度而言,如此分类,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些动物就会陷入难以划分的两难境地。

游走在社区的“喵星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中国的城市生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鹏犹记得20年前,老鼠经常在宿舍里四处蹿逃的样子。20年后的今天,城市生态变得更加繁荣,然而如何刻画城市生态、刻画这种繁荣,就成为了新的课题。

动物常被简单地划分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但从城市生态的角度而言,如此分类,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些动物就会陷入难以划分的两难境地。

这其中,就包括游走在社区角落和周边觅食谋生的猫。有人称它们是“喵星人”,有人叫它们“流浪猫”。它们究竟是可爱温暖的存在,还是造成居民困扰的因素?社区居民对待它们的真实看法是什么?

近日,它基金携手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就《城市社区(流浪)猫的社会研究》在北京举办了成果发布会,对此进行了探讨。

1.jpg

从“流浪猫”到“社区猫”

郭鹏是学哲学出身,对概念的厘清非常看重,她认为,作为与人类的城市伴生和相互依赖的动物,它们有一个更好的名字——城市动物,而在这一基本概念之上,也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与猫匹配——社区猫。

郭鹏介绍称,其研究团队使用“流浪猫”“社区猫”指代户外活动、没有特定主人的猫,其中,使用“流浪猫”是出于对通用说法的尊重,但他们更偏好“社区猫”一词,意指猫在人类社会、环境生态乃至社区生活中都拥有一席之地。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讨论“流浪猫”还是“社区猫”哪个称呼更好,一只猫的称谓,有这么重要吗?

郭鹏向记者展示了三张图,图中三只猫有三种不同称谓:“故宫猫”“社区猫”“流浪猫”,照片背景也对应了三种不同的生活场景——辉煌的故宫廊柱子、社区里常见的座椅和一眼分辨得出的路边,所带来的观感明显不同。

“这其实是同一只猫,这只猫是‘故宫猫’,叫小崽儿。”郭鹏直言,“名正而言顺。一只猫叫什么名字,会给我们的联想带来不同影响。”当提到“流浪猫”时,公众更容易联想到悲惨的、肮脏的、与疾病传播相关的消极形象。

名称也反映了使用者的视角、态度和理念,暗示着不同的管理方法。郭鹏认为,“流浪猫”这个词本身具有误导性,“流浪猫”的称呼预设了猫必须住家,必须有具体的人类主人。但实际上,这些猫不存在流不流浪的问题,它们有相对固定的生活区域和互动对象,比如,猫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老鼠的活动,比如,猫与救助它们、忽视它们、伤害它们的人也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

“从‘流浪猫’到‘社区猫’不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它们在城市生态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承认它们与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共生关系,意味着我们要正视相关的生态与社会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城市生态繁荣与城市管理的优化,促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实际上,我们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着这样的动机和期待,对公众的认知进行了一个基本的社会研究。”郭鹏说道。

救助社区动物需共商共治

称呼之外,更让人在意的是当前社会公众对社区猫的态度与互动关系。

它基金执行秘书长方丹介绍称,总体来看,我国目前每年新增超过千万只流浪动物,其中只有不到2%能够最终被救助,其主要原因包括遗弃、丢失、无限繁殖、主人缺乏责任感、法律缺位等人为因素。

而具体到社区猫,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博指出,研究发现,在城市社区中,围绕猫的矛盾是存在的,不过没有想象得那么多。超过60%的受访居民认为目前人们与社区无主猫可以和谐共存,16.79%投诉过社区猫及相关问题;90.95%的居民没有看见或听说过本社区无主猫疑似被故意杀害的情况。

在流浪动物管理问题上,人们普遍拥护非暴力的解决方式。有64.56%的受访人群表示愿意在社区中见到社区猫,但希望社区猫能够得到一定的管理;有72.89%的人排斥捕杀手段;45.25%的人曾救助过社区猫(包括投喂和远程资助)。

实际上,从社区动物治理的行为而言,民间救助组织或个人通常会采用“TNR(抓捕-绝育-放归/送养)+科学投喂”的方法,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救助方法。“TNR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是绝育,绝育之后还得予以照顾、科学投喂、定点定时投喂,以及送养、找领养人。当有新的猫进来时要进行新的TNR。”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梓琳补充道。

救助社区动物无疑需要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商共治解决方案。

郭鹏等人建议民间救助力量借乘政策东风,扭转长期以来末端救助的思路,以“文明养犬”为抓手,充分发挥“邻里”优势,发动社区力量,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协助地方执法部门、社区管理机构从源头抑制问题的产生。在行政力量的加持下,救助个人或组织将潜在的阻力转化为“同盟”,掌握更多撬动社会资本与资源的能力;传统的以城市为单位的救助基地的压力得到分流,来自各社区的志愿者成为火种,与社区管理机构合力影响更多的“普通”居民加入。

与此同时,民间力量、尤其是具备一定地区影响力的区级、市级组织应重视传播与科普的作用,例如,面向公众,宣传TNR的作用与动物行为知识,引导居民(尤其是孩子)正确与动物相处。

另外,组织能力建设是社区动物自治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已有的探索中,人力、财力上的瓶颈限制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共同富裕”的引领之下,社区基金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慈善资本可考虑通过社区基金(或其他形式)支持此类新兴社区组织发展,推进基层动物文明建设。

记者还了解到,居民对于社区猫的接受度与年龄和教育水平也相关,越是年轻的居民对于社区猫的接受度越高,也越可能考虑领养、明确反对捕杀;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社区猫的接受度越高。和平是大势所趋,年轻一代将拥抱一个更为包容、动物友好的未来。

因此,针对行政管理部门,郭鹏等人呼吁将“动物文明”纳入全国城市文明测评体系,与此同时鼓励发展生命关怀教育,将其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推动构筑法治、自治、德治“三治”的动物文明建设格局。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