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就业654万人!失业率连续两月回落,失业压力逐步释放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15 21:23:4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对于严敏(化名)来说,今年的求职过程让她备受煎熬。当她开始在各大招聘软件上投递简历时,才发现无论是能投递的招聘岗位还是沟通数量都比去年少了许多。
“我从五月份开始集中投递简历,在某求职平台上大概已经投递了超过三十份简历后,但是只收到了三个面试。”严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在求职过程中和人事的沟通也并不顺利,时常出现被要简历后又不了了之,或者沟通几次后便再无音讯的情况,“我有时候数一数在招聘的岗位,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个,并没有什么变化。”
更令严敏无奈的是,在经过了层层面试后,终于拿到offer时,她又被告知薪资待遇可能与预期有些出入。虽然严敏和负责人展开了一番有关于薪酬的拉锯战,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在找工作太波折了,我有些耗不下去了。”严敏无奈地说。
事实上,有相同感受的并不只有严敏一人,今年不少求职者都感受到了当下求职的波折和艰难。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青年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加之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又创历史新高,加剧了青年人就业压力。6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处于今年以来较高水平。
就业形势严峻
负责招聘工作多年的孙倩(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所在的公司今年招聘计划正是处于大幅度缩水状态,无论是社招岗位还是校招岗位,和以往对比都少了很多。而同样是从事人力工作的张杨(化名)也表示,今年来,为了降本增效,其所在的公司一直在减少岗位。
“上半年裁员增加了20%-25%吧。刚刚毕业一两年的应届生甚至是管培生,或者社招进来的年限短的是裁员的主力军。”对此,张杨也很无奈,“有的业务线都被砍掉了,自然也就没有岗位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上海市委党校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研究院杨国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全国范围内近三年疫情不断冲击,部分行业陷入持续萧条,有的甚至开始裁员乃至倒闭,部分封控城市解封之后劳动力流失,这部分流失劳动力又面临摩擦性失业;其次,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有些因就业岗位不理想而选择慢就业、不就业,或者专门考编考研;再次,因疫情封控,部分出国留学计划受阻,留在国内继续深造或者就业者增加,又面临国外留学生回国潮带来的海归增加,这两个“增加”挤压了本来就有限的国内工作岗位。
“岗位在减少,但现在应聘的人数在增加,竞争就激烈了起来。但是,现在仍然存在供需情况并不对等的情况。有时候是应聘的找不到合适工作,我们也招不上来合适的人。”孙倩表示,她目前的招聘工作也没有因为应聘者的增加而变得轻松。
“2022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重点群体就业难、劳动力资源结构失衡、人才培养与工作脱节的结构性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就业压力高企的同时,部分企业却难以招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反映出劳动力资源结构的失衡。”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失业压力明显释放
事实上,就业问题作为头等民生大事、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一直备受关注。
7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次指出,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恢复和平稳发展。
在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时,李克强提出,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更多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以及地方政府要承担稳就业主体责任等措施。
“当前形势下稳岗拓岗的关键点是保障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和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其条件是全社会物流、人流和消费逐渐步入正常轨道;中长期稳岗拓岗的关键点是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岗位自然增加。”杨国庆表示。
吴琦认为,促进就业,市场和政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挖掘市场就业潜力,向市场要就业机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就业市场的引导、服务和监管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市场秩序,确保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就业保障的公平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仍有就业压力,但就业形势已有所好转,上半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在阶段性走高后已经出现了下降。
据了解,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
“从就业端看,就业总量继续增长、失业压力继续释放。前6个月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低于2021年同期698万人,但高于2020年同期564万人。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回落至5.5%(前值5.9%);另外,25-59岁主力就业人群失业率4.5%(前值5.1%),31个大城市失业率5.8%(前值6.9%),回落较为明显,表明前期解除全域静态管理之后,大城市与主力人群的失业压力明显释放。”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