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茂炘:失去的,愿能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雨水褪去,高温来袭。
福建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连茂炘一直没能得闲,他正在为下一场盲人公益按摩志愿服务活动做对接工作。与志愿服务结缘10年来,连茂炘始终怀揣着一颗用自己的一己之力、一技之长回馈社会的初心。
据记者了解,连茂炘有自己的盲人推拿中心,但为了开展志愿服务,他会选择暂时关闭自己的门店。
“我还存有一些微弱的视力,志愿服务队外出的时候,我还能帮助队里的全盲成员带带路,店里的活先放一放也没关系。”连茂炘说,不光是他,每次志愿活动,队里的弱视成员都会充当全盲成员的“拐杖”,经过定向行走训练后可以互助出行。
生活很累,但成为盲人志愿者后,连茂炘觉得特别充实。据记者了解,2020年,连茂炘获得了三明市“最美盲人按摩师”。2021年荣获三明市五一劳动奖章、三明市技术能手、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和三明市盲人按摩技能竞赛第一名。
即便身患残疾,依然想要变得强大
说连茂炘是盲人,其实并不准确。
连茂炘自打出生眼神就不好,怕光,弱视,能看清楚的范围不超过1米,1米以外的人和物都是模糊的,甚至漆黑一团。同时,他患有先天性白化病,他不光皮肤呈白色,头发和眉毛也都是银白色的。
这样一个出生在农村的残疾孩子,吃的苦头不言而喻。
上小学时,由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连茂炘被个别同学嘲笑,弄得他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小学还未读完,经村长介绍,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黄金莲校长来到他的家,拉着他的手说,你还是到我们学校去读书吧,并对连茂炘的父母说,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够养活自己的……就这样,为了谋生,只有11岁的连茂炘,从洋溪农村来到三明市区。
在三明特殊教育学校,连茂炘读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那些年,他不但学文化,还学了一技之长,为自己将来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连茂炘(右一)组织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列东消防救援站开展盲人公益按摩志愿服务活动。
“这一路,我都得到了残联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扶持,让我学会了推拿按摩这门手艺,并最终开了属于自己的按摩店。”连茂炘回忆说,也正是这段受到帮助扶持的经历,让他心里埋下了希望将爱心传递和延续的种子。
2003年,连茂炘从三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了,他带着希望和一份茫然走向了社会。在三明特殊教育学校,他学会了推拿按摩这门手艺,后来参加残联短期的培训,又报名参加南昌中医推拿学校的专业学习,并取得了中医推拿大专文凭。踏入社会,他虚心向人请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
2005年他开始自己开店,但由于缺少经验,两次开店都以失败告终。之后,他决定到泉州闯一闯,值得一提的是,在泉州创业期间,他不光收获了事业,还有爱情,他遇到自己在三明特殊教育学校的同学纪巧丽。共同的命运,共同经历,共同的爱好志向,让两个人的心越贴越近。
2009年春天,连茂炘与纪巧丽喜结良缘,一年后有了女儿,三口之家幸福甜蜜。妻子纪巧丽是贤内助,协助打理店里生意,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把小家经营得格外温馨,令盲人朋友们羡慕不已。
然而,正当他信心不断增强时,家里却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父亲因为意外摔成重伤。他毅然放弃在泉州刚刚走入正轨的店,回三明照顾身受重伤的父亲。父亲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身体逐渐好转,回到家里安心静养,孝子连茂炘鞍前马后照顾父亲。一年后,父亲终于可以下床自己走路了,连茂炘继而来到三明市区,在列东开了一家盲人推拿店,干起了老本行,虽然生意不咸不淡,但能够养家糊口。
然而,这不是连茂炘所希望的,他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帮助跟他一样不幸的残疾朋友就业,做到真正的自食其力。
即便看不清,依然愿意成为你的“拐杖”
机会终于来了。
2012年,三明市盲协联合市区20多位盲人按摩师、盲按店业主成立了“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这也是全省首支盲人按摩师志愿服务队。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
连茂炘(左一)到三明武警某部开展盲人公益按摩志愿服务活动。
刚开始,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揣着几张板凳,就走上街头、广场,开展盲人公益按摩志愿服务活动。因为当时部分市民对盲人的看法还停留在过去,认为盲人只会乞讨、算命、卖艺“老三样”,甚至怀疑他们是“江湖骗子”,有时等候了一整天也无人问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困难重重。
参加志愿服务队的第三年, 2014年4月,连茂炘在东新三路开了一家160多平方米的富康盲人推拿馆,雇了几名盲人推拿师。连茂炘经常对员工说: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要不愧自己的良心,店里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啊!一定先学好本领,提升自己的技能。
下洋有一位男顾客患有严重的失眠症,他每天靠吃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富康推拿店,连茂炘考虑到这位顾客生活贫困,没什么收入,每次只收他10元钱,不出一个月,顾客的失眠症彻底消失了。
消费者的“口碑”是最好的广告。连茂炘店里的盲人师傅手艺过硬,对顾客服务热情,来推拿的顾客不仅有三明市区的,还有沙县、永安等地慕名而来的。2016年富康盲人推拿店被三明市残联列为市级示范店,成为市区盲人实习基地之一,每年新毕业的盲人学生都会陆续到店里实习,连茂炘都会耐心指导。
而在这期间,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志愿服务队也从制定管理规范、制作队旗、统一队服和名牌、添置专用按摩椅和按摩床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2019年2月,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中,他所在的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很多人说我们温暖了社会,而我觉得,是志愿服务开启了盲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另一扇‘光明之窗’,让我感受到生命不一样的价值和意义。”连茂炘说,每次为市民服务并得到认可时,他都深感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开展志愿服务伊始,连茂炘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到1542小时。同时,在连茂炘的带动下,有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甚至,还有越来越多的健全人受到他们的感召,加入扶残助残行列,理解、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蔚然成风。
目前,三明市残联盲协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三明市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小分队,队员人数已达到了153人。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