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与公益慈善教育的距离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10 19:19:44

摘要:“今天的青少年对于公益慈善的兴趣和回应方式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研究也表明‘Z世代’可能是史上最关注影响力的一代,所有关于影响力的话题都会让他们非常‘燃’,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技能去发挥真实的影响力。”李颖生对此深以为然。

“00后”与公益慈善教育的距离

小学生参加食物劝募活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他们已经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时候,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内卷”是为了什么?如果彻底“躺平”,结果又会如何?

屏幕那一端的李颖生抛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个答案与“目标感”有关。李颖生是达美诺慈善学院的创始人,在公益和商业领域深耕多年,行走在中美两国之间,对中美公益慈善教育的观察很透彻。她深知,公益慈善教育正是培养青少年目标感的最重要途径。

然不止于此。“今天的青少年对于公益慈善的兴趣和回应方式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研究也表明‘Z世代’可能是史上最关注影响力的一代,所有关于影响力的话题都会让他们非常‘燃’,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技能去发挥真实的影响力。”李颖生对此深以为然。

公益正在成为“00后”成长的新的风向标。“当我们谈论青少年成长的时候,其实是在表达,不管他未来做什么,取得多大的成就,我们都希望他健康快乐、内心丰盈。这方面,公益教育确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李颖生对记者说。

失败177次,成功75次

六年级的孩子是如何参加公益,并收获成长的?

在上海,有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当地超市参加了一个实物劝募活动,他们需要在超市说服陌生人买一些必需的食品,然后捐给食物银行。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做劝募,特别紧张。而项目组巧思了两个设计,第一,让孩子们先去找那些(他们认为)一定会拒绝的人作为练习,学习接受失败;第二,帮孩子们设计了一个牌子,统计被拒绝和被支持的次数。

李颖生展示了一张图,牌子上写着:虽然我们已经被拒绝XX次,但我们仍会继续努力,谢谢XX人的支持。“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牌子,把拒绝这件事情转变成了孩子们不放弃、不断去尝试的努力,他们每次在上面划一笔,其实都是一个正向的反馈和激励。”

最终,21个孩子共被拒绝177次,获得75次支持。“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热情爆棚,他们觉得失败也没什么可怕,而且见证了慈善的力量。这就是在公益慈善的场景中去帮助孩子树立成长型思维,积极成长。”李颖生说道。

这是公益助力儿童成长的一个“触手可及”又很巧妙的典型案例。

而以此倒推,需要正视的现实是,中国的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相对“初级”。李颖生介绍称:“国内青少年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一个系统的支持,以及跨界的合作,比如学校、社区建立合作,全国性组织为地方家长、学校、社区提供支持等。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很难指望仅仅在青少年成长的某个阶段,或者通过某一个项目、一个活动,就能对青少年的公益成长产生多么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青少年成长的周期内提供持续的支持。”

对于中国的公益慈善教育探索和发展,李颖生直言自己非常兴奋,以《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报告》为例,“它不仅跳出了公益慈善项目、公益慈善活动的框架,而且跳出了‘教孩子们做公益’这一相对狭义的公益教育的角度。而是选择了素养角度,以公益慈善为载体,助力青少年的成长。我们可以期待未来把更多中国青少年公益教育领域的实践也带到国际的交流学习体系中去。”

被低估的公益慈善教育

新时代的儿童成长需要重新被定义。

李颖生提醒道,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今天的孩子自身对公益、影响力等发生的转变,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当代儿童所面临环境的巨大变化,“就像今天类似医疗、教育、环境这些问题,很难说是单纯的社会问题,它们同时也是经济问题。政府、企业、社会三个部门要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交叉,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了全球跨部门的共同语言。”

“我们为什么要看到这些?因为这是我们今天的孩子成长起来,需要去面对的真实环境。”李颖生很犀利。

因此,公益慈善教育当如何支持青少年做好准备,应对未来成为了应有之义。

正如那群六年级孩子们的经历,“公益慈善教育本质上是亲社会的,因此有其他教育场景不具备的优势。孩子们在参加公益时,焦点不在自己身上,他们能从助人中获得很大的价值感。另外,今天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需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公益慈善教育能够提供很重要的解决方式。”

而在公益慈善助力青少年成长的诸多方面中,有一点极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目标感,这可能是我们几代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李颖生说。

没有目标感甚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记者了解到,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成长中心主任戴蒙博士和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对1200名美国青少年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真正有目标感的孩子大概只有20%。

对此,李颖生表示:“值得高兴的是这个问题是有解的,戴蒙博士的研究也发现,培养目标感任何时候都不晚,但青春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而且公益慈善是培养青少年目标感最重要的途径。”

实际上,公益慈善与教育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从汉代的“义学”到新中国的“希望工程”,公益慈善对教育的支持由来已久;同时,慈心善举自古以来便是“四端之心”及“理论五常”的生动诠释,慈善的道德属性使其具备了促进参与者自身道德发展和感召受助者和旁观者的教育功能。

但客观而言,公益慈善教育是一个被忽略、被低估的教育场景和机会。国内的公益慈善教育还面临很多系统性、结构性的挑战,比如如何让公益慈善教育能触及更多的孩子更加平等;如何突破家长、老师他们作为教育者,而本身缺少公益慈善经历的局限;如何让青少年公益教育成为他们想要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各界如何共同提供系统多元持续的支持等等。

“不只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重新定义,整个青少年公益教育领域也是一个全新的、等待被定义的命题。”李颖生说道,在这一点上,公益慈善教育者需要站在未来的角度重新定义公益,带领青少年用一套新视角去看待社会环境、社会问题以及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