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儿童慈善教育报告发布:儿童公益素养教育方兴未艾,家校社协同为长久之计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10 18:17:30

摘要:“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要四个突破:一是行动;二是参与;三是升华;四是机制。”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解释称,公益界已经为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力提供了丰富案例示范,未来需要促进更多行动。

国内首个儿童慈善教育报告发布:儿童公益素养教育方兴未艾,家校社协同为长久之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10年以来,“儿童优先”被纳入国家战略,我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健全。6月正是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宣传月。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北京慈幼福利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发布,作为国内首个儿童慈善教育报告,儿童公益素养由此被定义。

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向记者介绍称,儿童公益素养教育将“善”作为儿童成长的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系统纳入校内校外教育,有利于从根源上减少“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正能量的新一代,将为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不竭的动力。从慈善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公益慈善教育采取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是中华慈善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

家庭端儿童公益素养需求旺盛

什么是儿童公益素养?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而关于“儿童素养”,报告首次界定了这一概念。该概念围绕“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类指标,从认知、态度、行为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公益素养”的模型框架。其中,慈善认知包括学生辨别真伪好赖的能力,掌握公益慈善基本常识和发展规律;慈善态度指学生体现出来的亲社会、向善、共情、利他等情感倾向,以及对慈善事业多元价值的认可;行为能力指学生体验、参与、策划组织慈善活动的能力以及通过慈善参与社会事务、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力等。

调查发现,国内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教育和实践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这一需求从隐性慢慢上升到显性,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近六成被调查者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或类似活动。

有趣的是,无论家长是否有时间或曾经是否带孩子参加过亲子公益活动,或者本人有无意愿参加公益活动,九成家长有较强意愿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

“所以从家庭端来看,儿童公益素养方面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时间、渠道和可信度是三大瓶颈。有些家长认为当地缺乏相应的活动资源,或活动流于形式,可持续性不强;部分家长还担心自己缺乏甄别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部分家长也提出参加线下活动安全问题的顾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政策规划师程芬分析道。

另外,很多地方教育机构将公益慈善教育多与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开发公益慈善主题的校本课程,有些地方还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些社会组织从筹款服务、慈善文化培育或儿童成长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包括项目实地探访、开发慈善课程和教材、提供社会调研或志愿服务机会、举办公益主题比赛或学习营、搭建交流平台等;不少商业背景的教育服务机构,基于留学或素质教育需求,提供了小而美的体验活动。

总体来看,国内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服务方兴未艾。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家校社协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开展儿童公益素养教育意义重大。然而,其方兴未艾的背后还面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现实挑战。

在家庭参与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方面,时间、渠道和可信度是三大瓶颈。而在学校领域,儿童公益慈善教育体系化有待突破,尽管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体现着一些与公益慈善相关的内容,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系统设计,即使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慈善读本》项目,受益学校数据也不足全国中小学的8%(1.6万/21.08万)。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在普及慈善意识、宣传慈善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的公益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赛道中非常细分的一个领域,呈现规模小、形式单一、内容零散的特点。无论社会组织还是商业机构,与学校合作的公益慈善教育以年度单次活动居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相关度不高;面向家长与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大多处于初创发展阶段,多为“散兵游勇”,尚未形成以公益慈善教育为品牌的头部机构,在课程设计、教研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面对瓶颈和挑战,报告建议,未来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凸显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战略地位;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实践;搭建资源平台,完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竞争机制。

实际上,儿童“双减”之后的时间用到哪儿,是家校社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公益慈善有着利他的独特性,如何保障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和目标手段的微妙平衡,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之间达成共识。

“提升儿童公益素养,需要四个突破:一是行动;二是参与;三是升华;四是机制。”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解释称,公益界已经为呈现出良好的创新力提供了丰富案例示范,未来需要促进更多行动;孩子是这个过程中的行动主体,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寓教于乐,激发他们的潜能;升华就是各界要看到儿童公益素养这个命题的深远意义,它不是简单的道德教育或利他活动,而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家庭家风建设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有价值;培育儿童公益素养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未来要有更高层面的规划,统筹政府、社会、家庭、国际等更多资源,联合学校、家长和公益组织,专业教育机构等更多力量,集合协同、有序竞争、错位发展,形成良性的儿童公益教育生态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