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一壶普洱的上市长跑:澜沧古茶转战港股

作者:姜艳鑫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02 17:43:57

摘要:登陆资本市场正在考验头部茶企。在八马茶业折戟A股创业板后,另一茶企澜沧古茶在冲刺A股失利后,于5月30日晚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一壶普洱的上市长跑:澜沧古茶转战港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登陆资本市场正在考验头部茶企。在八马茶业折戟A股创业板后,另一茶企澜沧古茶在冲刺A股失利后,于5月30日晚间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澜沧古茶转战港交所冲刺IPO,能否成功“上岸”赚足了关注,毕竟茶企上市的难度不言而喻。但在这之前,澜沧古茶首先要面对的是监管部门对其股权等相关问题提出的疑问。

二度冲刺IPO

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茶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省份所擅产茶叶也不完全相同,澜沧古茶的大部分茶叶来自云南普洱茶叶的主要产区。成立于2002年的澜沧古茶前身可追溯至1966年设立的澜沧县茶厂,现已发展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产品主要以普洱茶为主。

而这此次赴港上市也并不是澜沧古茶第一次冲击IPO,早在2020年7月,澜沧古茶就向深交所递交过招股书,欲在A股上市,但最终在去年5月上会审理前主动撤回了申请材料,未能成功上市。

澜沧古茶为何转战港股以及上市是否有最新进展,《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了澜沧古茶证券部,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则表示一切以公开信息为准,同时记者将采访问题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到其证券部邮箱,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澜沧古茶转道港股更多是能够加快企业上市周期。”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澜沧古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1年普洱茶产品产生的收益计算,澜沧古茶是中国第二大普洱茶公司。

从业绩上看,2019-2021年,澜沧古茶实现营收分别为3.77亿元、4.05亿元和5.8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138.8万元、1.23亿元和1.29亿元。与八马茶业进行对比,2019-2021年,八马茶业的营收分别为10.22亿元、12.66亿元、17.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087.6万元、1.16亿元及1.62亿元 。

在澜沧古茶营收保持增长,产品提价是原因之一。根据其2020年在深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澜沧古茶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每公斤378.61元、500.82元、579.94元,到了2020年上半年,产品平均售价已涨到每公斤787.07元,半年间平均售价涨超200元。不过,在最新的招股书中,澜沧古茶提及其在2021年出产的主要普洱茶叶产品,建议零售价介乎约每公斤500元至每公斤6.29万元。

目前,中国普洱茶叶市场高度分散。招股书显示,去年,中国五大普洱茶公司按普洱茶产品产生的收益共占有22.1%的市场份额,澜沧古茶2.8%的市场分额就已问鼎中国普洱茶公司第二的位置,而排名第一的公司去年市场份额为12.9%,远远超过澜沧古茶。

在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我国茶叶市场中虽然企业众多,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是屈指可数。

疑问待解

与大部分茶企一样,澜沧古茶也存在销售模式高度依赖经销商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其共有534间线下门店,其中26间为自营门,508间为经销商营运的门店,自营门店占比不足5%,2019-2021年,其经销商营收占比平均达到80%,为了证明经销模式下的稳定,澜沧古茶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其约70%的经销商已加入其销售网络超过3年。

值得关注的是,八马茶业同样以经销模式为主,截至去年末,八马茶业的门店数量为2613家,其中直营店只有410家,加盟店超2203家。比重悬殊之下,直营、加盟门店的经营管理状况也曾成为深交所监管问询的重点。

茶企上市难有行业共性的同时,各家也是各有“问题”。比如八马茶业的创业板定位与其行业分类曾三次被问询。

在澜沧古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前,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境外上市反馈意见(2022年5月23日—2022年5月27日)中对澜沧古茶进行了提问,在列出的7个问题中,4条针对公司的股权变更等问题提出,因澜沧古茶曾存在股权代持情况,此次证监会请澜沧古茶补充说明目前是否仍然存在股权代持情况、以及其新增资入股的股东中是否有与公司其他股东、董监高等存在亲属关系、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输送安排。

这其中与证监会在2020年12月给澜沧古茶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的问题多有重合。对于澜沧古茶并未回复相关提问是否会影响其上市进度,沈萌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监管机构提出的问题,企业都必须如实回答,不回复或不直接回复,都可能让监管机构持续关注,并不会就此放弃。没有得到满意回复,企业就无法通过监管环节。”

同时沈萌补充指出,对于一些关键性问题,比如可能影响投资者风险或权益的问题,即使是港股也仍然会被询问。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