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宾:不曾见过太阳,却将自己活成一道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02 17:25:1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在河南省新郑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活动中,36岁的赵卫宾作为自强模范登台领奖。
据记者了解,由于先天性视力残疾,童年的赵卫宾没少遭受冷嘲热讽,为此,他暗下决心,要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他拥有五家推拿按摩店,为51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有37名盲人按摩师。
天道酬勤,赵卫宾用近20年的时间拼出了一条进阶路,同时,帮助和激励着周围更多的残疾人。
很多人唏嘘像赵卫宾这样一辈子都生活在黑暗中的群体,但是,当你接近他们时会发现,他虽然闭着眼睛,内心看到的全是光明。
坚守初心,两次创业
赵卫宾是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人,从小患有眼疾,是一个视力残疾人。
“我因为视力不好,从小被人冷嘲热讽,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我不服输的性格。”赵卫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曾克服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最终坚持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
2002年,初中毕业后的赵卫宾考入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现为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学习中医推拿技术。当时,对于赵卫宾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从零开始练手法。每天早上,每位同学都要在老师的监督下,趴在地上完成200个俯卧撑,用来锻炼臂力,进而提升手法的渗透力……时隔多年,赵卫宾仍记得那种“酸爽”的感觉。
而坚持练习的结果就是,赵卫宾从刚开始一组只能做20个俯卧撑,逐渐提升到50个……苦练近一年,他的肌肉变得越发的结实,臂力也大大增强。
不过,光有臂力还不够,按摩手法也要过硬,要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渗透,效果才会更好。
赵卫宾回忆,上手法课时,老师教过后,会指导同学们相互按摩练手法,他至今仍清晰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大家要好好学,这就是你们以后的饭碗,必须把基本功练好,练扎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话,他牢记在心,放学后除了吃饭,一有时间就到手法室练习,周末也不休息。当时,手法室没有空调只有吊扇,练着练着,赵卫宾已是大汗淋漓……
很快,中专毕业了。学成之后的赵卫宾,先后到厦门、南京等地工作,他看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盲人朋友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这些,都深深感染着他。
“在南京工作时,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对盲人夫妇开的按摩店,他们有十几家连锁按摩机构,解决了几百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让我深受启发,我当时就想,如果自己也能带动残疾人就业该多好呀!”赵卫宾说,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光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还经常留意按摩店的经营管理模式。
2010年,赵卫宾带着打工积攒的几万块钱返乡,找到一位同学合伙创业,在挑选了一处门面房后开起了推拿按摩店。然而,现实却给这位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上了一课”。当年,由于店面大,成本高,对当地市场不太了解,按摩店维系了一年后最终以关门告终。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赵卫宾痛定思痛,决定去郑州打工,同时,进一步了解市场行情。直到2012年下半年,不服输的他再次返乡创业。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赵卫宾吸取经验,他从一间房、一个人做起,自己摸索着干。出于对家乡的情结,赵卫宾将店取名为“泰山盲人按摩”。刚开始生意不好,但赵卫宾不灰心,他用热情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慢慢让顾客接受,慢慢的,生意有了好转,以至于他一个人从早忙到晚。最多的一天,店里的按摩客人达20多位,赵卫宾经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赵卫宾的坚持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努力付出,终有回报
努力干了大半年,赵卫宾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而他也忙得不可开交,累得手腕都肿了。
母亲和姐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劝他回家。赵卫宾不肯,在他内心深处,他不只是想拥有自己的门店,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创业带动更多残疾人一起做点事,自立自强。
生意好了,赵卫宾开始不断招人,从几个到十几个,再到几十个,按摩店也从1家扩展到5家,总营业面积近千平方米,累计投资额近百万。此外,企业还拥有了管理团队、企业文化,甚至有员工自创的《泰山推拿之歌》,日积月累,赵卫宾赢得了很多口碑,打破了盲人按摩店店面小、环境差、一间房、两张床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赵卫宾的店里现有在职员工51名,其中有37名是残疾人。
“我们的员工中,每月挣四五千、六七千的技师大有人在,有人跟着我干七八年后,买了房,成了家,生活更有奔头。”此外,赵卫宾还鼓励员工入股,参与分红,齐心协力干一番事业。
企业慢慢走上了正轨,然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对按摩业造成了重创。
“由于疫情,按摩店的生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没有气馁,疫情封控期间不能营业,我们就组织员工在店里学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赵卫宾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相信疫情的阴霾早晚会过去,风雨之后是彩虹。
技能提升,永无止境。据记者了解,多年来,凭着出色的专业技能,赵卫宾多次参加郑州市、河南省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2020年5月,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奖章。他还曾代表河南省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60多名参赛选手中位列第15名。
面对这样的成绩,赵卫宾觉得还不够,未来,他希望能够创办一家培训机构,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学习到一技之长,能够创办一家盲人医疗按摩诊所或者盲人按摩医院,让盲人按摩能够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心怀感恩的赵卫宾还不忘回报社会。他时常带领员工进社区、广场等地为乡亲们免费按摩;去年春节,他自掏腰包为村里年满七旬的老人送一箱鸡蛋和一袋豆奶粉;他还为抗疫一线捐赠水果、方便面等爱心物资,助力疫情防控……他的爱心之举,赢得多方赞誉。
“作为一个残疾人,我们不应该等着家人的照顾和政府的救助,我们应该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接受新郑市“自强模范”表彰时,赵卫宾的这番话,是他的切身感受,也是他多年努力打拼、勇闯就业创业路的精神动力和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