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美相互人寿童国红: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从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闭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02 16:48:4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6月2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数字化转型竞速之道:2022第五届华夏时报保险科技峰会”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为线上形式,集结了站在保险科技行业前沿的研究者和市场参与者,共同思考和预判科技时代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和未来趋势。
随着消费升级、客户需求多元化发展,以往同质化、低效率的线下经营及代理方式已不再适用于保险行业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监管趋势。在多地新冠疫情反复的压力下,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数据信息中心负责人童国红指出,从行业背景来看,保险行业面临诸多的困境:监管政策收紧、不利的竞争格局、资源的约束和能力的约束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保险行业进入到数据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同时监管政策也明确提出了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评估指标,都是都推动着保险行业从原有的粗放到精细化经营的转变。想要突破困境寻求更好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很紧迫的诉求。
2021年9月,监管机构下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到2025年,建立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数字金融体系基本框架,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
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业内保险机构下发了《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推动行业平均线上化产品比例超过50%,推动线上化客户比例超60%,推动行业平均承保自动化率超70%,核保自动化率超80%,理赔自动化率超40%,行业平均业务线上化率超90%。
监管引导下,数字化引擎如何推动保险业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相互保险作为保险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我国保险业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保险作为一种回归保险本源的组织形式,它的发展与成熟有助于推动保险业供给改革的深化。与股份制公司相比,相互制保险最大的特色在于公司没有股东,会员共同拥有,购买1年期以上产品的客户即为会员,会员共同参与公司的治理,享有盈余分配的权利。
作为国内首家相互制保险的试点企业,信美从2016年正式获批到2017年正式开业,发展到今年已经走过6个年头。
“我们认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从业务数据化到数据业务化的闭环。”童国红在会上分享道,所谓数字化,是首先将业务、运营、客户和管理的所有活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沉淀数据,实现业务数据化;然后通过数据研发和数据治理工作,将数据融合打通,建立数据服务的能力,将数据再反馈到业务经营转型升级过程当中,提高有效的指导,实现数据业务化的过程。数字化过程就是在这样一个闭环的循环体系内逐步迭代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闭环体系内,各公司一般都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数字化转型实施的路径。
以信美为例,据童国红介绍,信美数字化实施路径按照每三年一个迭代的结构进行推进。从2015年到2018年为数字化1.0阶段,实现全景在线化;2019年到2021年数字化2.0阶段,实现全面数据化;从今年开始到2024年作为数字化3.0的启动阶段向数据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3.0阶段的规划中,信美将启动开放式系统架构的建设,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治理、安全治理体系的落地,建设标准化开放接入平台。引入和共建联邦学习、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合规安全的前提下和生态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和融合,不断完善和迭代数据治理体系,以数据驱动经营和管理模式升级,为会员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童国红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