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一场特殊的告白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5-22 11:56:04

摘要:在“520、521”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下称“示范中心”)的几名残疾人工作者纷纷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助力首都疫情防控。

疫情之下,一场特殊的告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五月,有太多美好。其中,5月20日和5月21日这两天,一度被称为“告白日”,用来抒发对特定对象的特殊情感。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下称“示范中心”)的几名残疾人工作者纷纷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助力首都疫情防控。

在志愿服务期间,他们还深情地向伟大的党、向家人和社区工作者等对象深情告白,感谢“疫”路有对方相伴。

感谢有你,“疫”路同行

王丽莎、李慧媛、宋英英是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的三位“80后”二胎妈妈,她们三位在“520、521”志愿服务后要告白的对象是自己的家人。

“疫情之下,是家人花精力照顾两个居家学习的宝贝,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义无反顾地踏上支援社区的征途。”三位“女将”平时在工作岗位上干练出色,支援社区疫情防控也是毫不含糊。5月20日和5月21日这两天他们变身社区“大白”和“红马甲”,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核酸检测秩序维护、身份证信息核验、扫健康宝二维码等工作,平均每天志愿服务时长5小时。

党员王丽莎在朝阳区居家办公期间积极申请成为北京市残联第三批下沉干部,从5月16日至今已连续奋战了5天;5月16日,李慧媛所住的小区刚一结束封控,她就身穿红马甲火速投身志愿服务,至今已服务5天;宋英英从5月19日至今连续“战斗”3天,成为社区“大白”。

王丽莎说:“今天是告白日,我要以我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向我的家人告白,感谢他们给我营造了一个爱的港湾,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支持!同时,我还想告诉两个儿子,希望他们懂得‘爱出者爱返’的道理。”

微信图片_20220521214943.jpg

宋英英在“520、521”两天志愿服务结束后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有许许多多基层服务者表白,“是你们牺牲小爱换取大爱,成为了最可爱的人,让我崇敬与钦佩,爱你们哟!”她还向父母表白:“是你们几十年以来的托举,默默无闻地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我。祝福你们平安喜乐,爱你们哟!”同时,她隔着手机屏幕与老公勇敢地表白:“结婚十五年,有苦又有甜。虽然因为工作任务紧急你不在我身边,但我依然能够理解与支持。余生,还想与你浪迹天涯,遍看朝夕烟霞。”

李慧媛在志愿者服务期间,平均每天工作五小时,不管是当“大白”负责录入核酸检测居民信息,还是穿上红马甲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安抚群众排队等待的焦虑情绪,每每想到自己为社区疫情防控出了一份力,她内心就充满了力量。她说:“疫情当前,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往前冲,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每当居民们走到我面前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

在“告白日”里,李慧媛希望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社区家园、对邻里、对家人的爱。希望早日战胜疫情,大家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祝愿邻里街坊都平安健康。

“80后”党员王弋和赵晗阳也是两位二胎妈妈,她们在5月份的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中发挥超长“续航”模式,在1天内每个人的服务时间都达到11小时,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核实数据、电话联系弹窗人员等工作。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赵晗阳说:“这两天是告白日,我要向我的父母告白,是他们常年来无怨无悔地付出,帮我照顾两个儿子,我和爱人才能应付每日忙碌的工作,我才能抽出时间到社区做志愿者,践行党员使命,助力疫情防控”。王弋则说:“虽然我们志愿服务干的是核验居民身份证、给试管扫码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只要能帮到社区邻里,自己特别欣慰。”

除了这些值得尊敬的志愿者妈妈们,示范中心的几位小伙子身先士卒,发挥了阳刚而温柔的“他”力量。

示范中心党员祝端淳、李磊、马鹏宇经常被大家称为“活雷锋”,在单位同事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们帮忙。三位男同志前不久抽空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别看他们是男生,对社区老人服务的细致周到程度丝毫不输女生。祝端淳在志愿服务当天,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秩序、引导居民扫健康宝等工作。他所在社区有不少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基本不怎么使用健康宝,他充分显露出“暖男”本色,一个下午帮助五六十位老人代查健康宝信息,能帮上这些老街坊,小祝心里美滋滋的。

李磊和马鹏宇志愿服务的内容就是负责扫码录入身份证信息,对于个别没带身份证的居民手动录入。一个上午过去了,两个人在各自居住的社区协助录入了几百人的身份信息。休息期间,他们还负责疏导秩序,将检测人员10人分为一组,提醒第一个人领取试剂管交给核酸检测医生,并提醒其他人拿出身份证,竖向放在手机架上,加快识别身份证的速度。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两个身高180左右的豪爽男儿一点儿都不嫌麻烦。“70后”军转干部周来斌5月18日去社区做志愿服务,他一早五点半到达指定地点,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负责维护核酸检测秩序、测体温。

党员窦国辉5月15日至17日连续三天奋战在社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由于他志愿服务的社区3栋楼属于封控区,除了要当“大白”,协助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还要负责消除弹窗进行系统录入,并且给400多户居民挨家挨户地送去口罩和核酸抗原试剂等物资。

这五位在志愿服务时表现神勇的男同志,让他们进行告白时反而腼腆起来,“我们是党员,我们是北京市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随时需要我们,我们随时冲锋在前!”

这质朴的话语,是最有力量的告白!

感谢有党,激扬青春

“大白”“小蓝”“小红帽”......姚春燕的头衔最多,从5月9日至今已在丰台区六里桥街道金家村第一社区和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十号院社区做了10次志愿者。5月19日和5月20日,她又参加了社区的小红帽疫情先锋队门岗值勤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521214950.jpg

“我觉得2022年对于我而言,是个非比寻常和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今年是我入职北京残联的第20年,也是入党的第10年,感谢残联组织长期以来的培养,我心怀感恩,快乐工作。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疫情当前,就是要义不容辞地加入到社区抗疫志愿服务中去,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和累。”姚春燕说,化身小红帽志愿者的这两天,在社区门岗值勤坚守,难免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但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会微笑着不厌其烦地解释,她觉得这是自己收获的520最甜美的笑容。

陈茜有丰富的办公室行政后勤工作经验,近期由于丰台区疫情严重,单位大部分员工都居家办公,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穿梭于20多层大楼里,排查设施和人员安全。即便在单位没有安排值守任务的时候,她也会抽空儿到社区做防疫志愿者。作为已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陈茜在“521”当天向党深情表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疫情期间,无论是坚守在工作岗位,还是冲锋在社区防疫一线,我一切听党指挥,一定竭尽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80后军转干部张海娟性格质朴而安静,她已有15年党龄。“521”当天上午,她负责核验身份证信息和传送试管等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涉及疫情,不能有一丝马虎大意,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觉得很满足、很自豪。”张海娟说。

同样进行着志愿服务的王亚男表示,她对5月18日上午的一次志愿服务记忆犹新。当天,她跟往常一样在东城区鼓楼大广场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督促前来检测的人扫健康宝。人群中有一位外国友人娴熟地操作扫码健康宝后,王亚男边向对方点头致谢,外国友人则微笑着并且用地道的中文回复了一句“应该哒!”那时,王亚男心里就想,在北京当抗疫志愿者,不仅要面对社区居民,有时还要面对外国友人,每一名普通的党员志愿者不仅代表北京形象,还代表着中国形象。

杨晨阳、张佳梦是示范中心两位最年轻的“90后”干部,她们分别于5月21日和5月19日到社区做志愿者,别看两个小姑娘年轻,却是独当一面的干将。

5月21日,杨晨阳披上白色战袍,负责为社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学生、幼童等特殊人群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核酸检测,在给一位八旬老奶奶核验完身份信息之后,老奶奶两只手竖起大拇指对小杨说:“辛苦你们了!真棒!”这样的认可再次激发了小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的热情。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在抗疫的关键阶段,作为示范中心的一员,在居家办公时期也要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名‘90后’入党积极分子,看着身边的党员抗疫情、斗酷暑,长时间坚持在一线测温、采样、维持秩序、对居家隔离居民进行巡查,不断地激发我投身一线抗疫的热情和动力。更是让我感受到党员队伍的强大力量,激发了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杨晨阳说道。

5月19日上午,张佳梦第二次到社区做志愿者。她根据居民向社区报告的弹窗信息,在北京市疫情跟踪报送系统上逐条核对,如果符合解除弹窗要求的就予以解除,对于没有在系统上查到信息的人员,她会迅速拨打对方电话,指导他们在健康宝“京心相助”里报送防疫信息,之后,她再在系统里审查信息。一个上午过去了,她排查弹窗信息300余条,并协助社区登记居家核酸检测人员信息。

“85后”民进会员唐瑶瑶在“521”这天又奋战了一上午,这是她自5月7日以来第7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一上午将近6个小时的服务,她核验了四五百个居民的身份证信息,“疫情当前,我们民主党派要拿出咬紧牙关不放松、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劲头,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唐瑶瑶说。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据记者了解,示范中心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中心党支部号召,已有三批干部下沉到社区。从4月底至5月21日,示范中心22名党员干部利用周末休息或居家办公时间积极到社区参加了63次协助核酸检测、社区值守站岗等志愿服务。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协助社区村镇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为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残疾人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