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半路出家”的奥运冠军 用仅剩的三分之二残臂点燃青春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5-04 20:17:16

摘要:这位来自山东聊城的34岁小伙子,凭借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惊艳众人。他不光在东京残奥会上以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大放异彩,并且,用仅剩三分之二的右臂为自己亲“手”戴上奖牌。同时,在2022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担任第17棒火炬手。

这个“半路出家”的奥运冠军 用仅剩的三分之二残臂点燃青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3日,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名单公布,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贾红光名列其中。

这位来自山东聊城的34岁小伙子,凭借在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惊艳众人。他不光在东京残奥会上以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大放异彩,并且,用仅剩三分之二的右臂为自己亲“手”戴上奖牌。同时,在2022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担任第17棒火炬手。

名单公布的当天下午,贾红光恰逢没有训练任务,在家中陪孩子。

对于榜上有名,贾红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非常感谢国家对残疾人的支持和鼓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都将做到不畏艰险、真情奉献,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

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21岁,破局“一眼望到头”的人生

1994年,6岁的贾红光不小心触摸到变压器,醒来后,左臂已被截去,右臂也只剩下三分之二。

在进入青春期之前,贾红光并不知道残疾意味着什么,当别人如果笑话他没有双手时,大不了就是跟他们干一架。然而,进入初中后,贾红光开始感受到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敏感、自卑,感觉不到未来的出路,“我的青春期根本没有爱美这个说法,因为我太自卑了,根本没有自信爱美。”

贾红光的父母均是农民,为了补贴生活,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如果不是学习游泳,那个小卖部应该就是贾红光的职场,他每天的生活大概率就是站在柜台后面,像积灰的货架一样沉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点燃了所有中国人的运动激情,贾红光也不例外。从在北京打工的朋友那里,他第一次知道还有“残奥会”,残疾人也能拿世界冠军。根据网上的信息,贾红光打电话给了北京残联,北京残联将信息转到山东残联,继而转到聊城残联。

微信图片_20220504100849.jpg

一层层信息传递下来,2008年底,在聊城残联的帮助下,贾红光开始跟随他的启蒙老师张宝锋学习游泳。而那时,他已经21岁。21岁,骨骼已基本定型,想要从头开始训练,能“游出来”的可能性并不大。很明显,这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较量。

为了弥补自己身体上的劣势,他几乎每天都泡在水里,呼吸、憋气、滑动双腿,只为熟悉自己身体的每一寸肌肉,并且把它们调试到最佳状态,在泳道里伸展、前行、跃进。由于长期训练,贾红光的肺部受伤,曾一度退赛休养。他的腰部也有伤,因为没有胳膊,主要靠着腰部用力,“出水后趴在地上起不来,腰好像断了。”

这些伴随着荣耀的伤痛,让他游到了世界的顶点。

就在学习游泳的第二年,中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贾红光获得100米仰泳比赛铜牌。之后,他一步步从聊城队游到山东省省队,又从省队游进国家队。2012年英国伦敦残奥会,贾红光获得100米仰泳银牌,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又获得100米仰泳银牌、200米混合泳银牌和50米自由泳铜牌。

从2008到2021,在13年的时间里,他一步步站到了残奥会的冠军领奖台。

2021年8月26日,在东京残奥会上,为了能亲手戴上属于自己的“荣誉勋章”,他吃力地一点一点挪动桌上的奖牌,倔强而坚毅的模样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后来,有朋友说都在热搜上见我了,问我当时是不是装的,因为觉得这个事对我并不难。”贾红光用胳膊揉了揉鼻子,略显无奈的称,他习惯了自己动手,只是真没想到奖牌那么不好拿起来。

虽然只有三分之二胳膊,但平时生活中,贾红光习惯了自己动“手”,“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

退役后选择培养新苗子

谈起工作,贾红光满眼流露出坚毅和自信,然而,在谈及家人时,这个山东大汉立马变得柔软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504100859(1).jpg

贾红光与他的教练夏树芳

据记者了解,贾红光与妻子刘红芬相爱于微时,妻子当年是个健康、漂亮的女孩,而他刚开始学游泳,一无所有,甚至没有健康。俩人在一起时妻子的父母激烈反对,贾红光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丈母娘的肯定:丈母娘来聊城时,先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展示厨艺;接下来陪吃陪玩陪聊,最终赢得了老人的支持。

2011年,两人结束了3年的爱情长跑,走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在刘洪芬眼里,贾红光不仅是一位“模范老公”,也是一位“全能老公”。

2011年冬天,贾红光用自己的比赛奖金在家乡莘县付了首付,买了房子,组建了自己的小家;2013年夏天,儿子的降生为两人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无限快乐;2018年,女儿的降生,更是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凑成了一个“好”字。

上帝是公平的,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贾红光一路打拼来的幸福生活,羡煞众人,然而,他更在意的是家人的感受。

“有一年夏天,我穿着短袖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结果好多小朋友看见我,说‘他的爸爸没有胳膊’。”贾红光说,自己早已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但是看到儿子被人议论,心里特别难受,甚至比小时候自己挨骂还难受。

就在贾红光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儿子却无比骄傲且底气十足的喊了一句,“我的爸爸是世界冠军!”那一刻,贾红光的眼睛湿润了。

而为了弥补对家人缺失的陪伴,贾红光称,只要在家,家务活都是他干。

“我做菜挺好吃的,尤其擅长做排骨这种‘硬菜’,只要我在家都是我做,我觉得我媳妇孩子都更爱吃我做的饭。”提及这些,贾红光显得有点得意,显然,夺冠之后,贾红光的“家庭地位”好像没有改变,而他,为自己这样的地位感到骄傲。

与游泳结缘,给贾红光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然而,贾红光今年34岁了,按照运动员的标准,他的体力、耐力等已经不在最佳状态,退役也成了难以回避的问题。

“从21岁正式接触残疾人游泳至今,我已从事残疾人游泳13年了,前后参加了三届残奥会,拿到了2金、4银、2铜共8枚奖牌。”取得个人成绩的同时,能为家乡赢得荣誉,贾红光深感光荣和自豪,期间,他通过残疾人游泳比赛从聊城走向世界,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如今,直面现实,目前聊城残疾人游泳队员青黄不接,面临断档是最大问题,此外还要改变原来的训练模式,规范技术动作,向国际看齐,适应新环境、新规则,这样才能赛出新成绩,创造新历史。

如今,就职于聊城残联的贾红光称,等有一天退役了,他想回聊城做些残疾人体育方面的事,为家乡培养些游泳的好苗子,让聊城的残疾人游泳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力争让聊城的残疾人游泳影响全国走向世界,成为聊城的品牌,全国的旗帜。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