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抗疫效果显著!未来仍需更多科技手段对付新冠疫情「博鳌时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5:3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博鳌报道
随着数字化进程深入,科技已成为我国抗击疫情的坚实后盾。
“在过去抗疫的三年里面,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不管是核酸的检测,还是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甚至整个精准防控的体系,都是以科技的手段帮助全社会抗击疫情的重要成果。”4月22日,数坤科技创始人、CEO马春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看来,还要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对付新冠,这要求各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探索新的解决方案,为全世界走出疫情不懈努力。
“我们对于疾病,对于新冠本身的认知还在不断地提升。当前,病毒在不断变异,得过新冠的人的后遗症还不能完全明确。我们现在对新冠病毒本身的认知,还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这么大面积且这么突然的疫情,不管是从医疗专业的角度上来说,还是社会治理的角度,或者是政府的角度上来说,其实面临的挑战都非常大。”马春娥坦言。
当前,病毒不断变异,然后我们也针对变异的病毒不断见招拆招。
“除了现在大范围的应对之外,我们也在积极的从科学的角度上做研究,希望能够搞清楚这个病毒本身,从它的基因的层层维度,更精准地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马春娥表示。
在其中,数字化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中国,经济发展不是特别平衡,医疗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也是存在的。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作为一个新兴科技,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马春娥介绍,当前普遍在三甲医院应用的数字医生,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打造一个像人一样的超级强大的知识库,其拥有判断和解读数据能力,能和人类医生一样理解人的解剖结构、理解病灶以及诊断经验,通过解剖结构,为人体异常提供各种各样的量化的定性定量的分析,告诉病患病灶的具体情况,然后如果要做手术,手术的建议方案、规划方案都给出清晰的路径。对于人类医生来说,数字化医生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助手,让其能够看得更全,看得更快,看得更准。
一个例子是,在健康筛查的场景中,怎样来做健康人群无症状人群的健康评估;针对不同病患,针对不同的检查,可以做术前的评估,风险的评估,手术的路径的规划,在整个诊疗路径里面的所有环节,只要跟影像相关的,数字医生都可以帮助医生快速、高质量地出具辅助诊断报告。
在马春娥看来,特别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情况下,数字抗疫产生了更重要的作用。由于疫情,产生了非常多的病人,给正常的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20年,武汉市中心医院在平时可能不到200个病人,但疫情之下,每天可能会有800个病人,成几倍的增长,医疗系统一下吃紧。
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医疗帮助整个诊疗活动大大缩短流程,解放了人力物力。
同时,无接触式医疗也大大降低了风险,让医疗在疫情的时候显得尤其关键。
阿斯利康董事长约翰森表示,数字经济对于医疗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网络数字技术方面的平台,向十万以上的病人患者提供远程问诊服务。
“通过算力的支持,大夫可以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筛选、测试,同时使用网上的问诊服务来对一些罕见疾病进行问诊和诊断,有一些疾病是非常罕见的,如果有了人工智能网上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使这些罕见疾病也可以获得问诊的机会。”约翰森表示。
数字化在一些新的药物上的作用则更加重要。比如,新的药品的分子构成,都是通过研发来确定的;比如说一个分子当中有25万个小的原子,其在身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有什么样的药效,都可以通过算力的方式去检测这些新药的疗效。
“从技术角度数字经济显然要用到各种数字化技术,而且不仅仅是数字化技术,还有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技术。因为数字化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价值,人工智能技术在里面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其实需要考虑智能化升级。要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来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一步到位,这样可以帮助各行各业取得更高质量发展。”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
在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看来,数字经济不应该单纯谈数字和经济,而应该基于人工智能、5G、大数据来构建万物可感知、万物可互联和万物可智慧的智慧生态。如果被垂直的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它就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