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原材料涨价与海运成本压力挤压毛利率,北鼎称将加大自主品牌出海力度

作者:闫晓寒 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30 22:26:35

摘要:2021年原材料与海运成本压力下,小家电行业集体承压。

原材料涨价与海运成本压力挤压毛利率,北鼎称将加大自主品牌出海力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

2021年原材料与海运成本压力下,小家电行业集体承压。

3月29日,北鼎发布的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议纪要显示,去年公司自有品牌业务端,没有进行零售价格调整。但今年,如果确实需要把价格传递给终端,公司也会做相应调整。

对于今年产品涨价的可能性及涨价是否会对产品销量产生影响,3月30日,北鼎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会持续关注,边走边看,因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它近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原材料涨价下,去年北鼎的直接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上年增加3.19个百分点;它的自主品牌海外毛利率也因海运成本升高等原因大幅下滑。

自主品牌占比超七成

财报显示,去年北鼎8.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0.8%;约1亿元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8.1%。虽然上述两项数据的同比增速均低于上年,但在多数小家电企业净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北鼎的业绩表现仍较为坚挺。

作为对比,去年小家电头部玩家九阳营收、净利均出现下滑;新宝股份在去年归属净利润下滑近三成;爱仕达则预计去年由盈转亏。

北鼎在财报中表示,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上涨,阶段性推高公司营业成本。同时它表示,公司通过提前储备战略性物资及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等策略应对挑战。

另一个背景是,2020年,厨房小家电市场爆发提前透支市场需求,去年小家电行业整体降温。奥维云网2021年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包括电饭煲、养生壶等12个品类的厨房小家电零售额、零售量均出现同比下降。这也是多数小家电企业在去年的营收、净利增速较2020年下滑的原因之一。

据记者了解,北鼎股份成立于2003年,当时它主要为包括惠而浦、摩飞在内的海外品牌商做代工。2009年北鼎创立自主品牌“BUYDEEM 北鼎”。目前,北鼎的主要业务为自主品牌和海外代工。

其中,自主品牌业务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去年,它的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达到近75%。需要提及的是,北鼎自2017年开始通过经销模式逐步拓展海外业务;2019年,它开始尝试海外直销业务。但截至去年年底,北鼎的自主品牌销售仍集中在国内市场——去年它的海外自主品牌收入同比增速超过95%,但其收入占比仍不到10%。

北鼎在上述业绩会议中表示,公司从2020年开始在海外看到有一些反馈,到2021年,北鼎自有品牌海外业务有了长足的增长,尤其在美国。未来公司会加大在欧美市场自有品牌业务的投入。目前因为疫情等各方面的原因,主要为线上销售。

家电行业分析师丁少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小家电单品价格上升。而北鼎的利润增速不算高,主要由于它在原材料、物流等各方面支出比较大,利润的管控能力不是很好。

海外毛利承压

北鼎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受海运成本升高等因素冲击较大。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去年北鼎超过49%的毛利率在小家电行业中处于同行业公司中的高位。不过,同期它的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而从地区来看,去年北鼎品牌海外业务毛利率下降超过19个百分点至40.75%。

北鼎方面在业绩会议上表示,运费是影响海外自主品牌毛利下滑的最大因素。“自主品牌海外业务中,运费收入占比高于国内业务;叠加去年运费大幅上涨及北鼎自身处于市场前期大量囤货的阶段等因素,运费成为海外毛利影响最大的因素。”

另外,自主品牌海外业务不同品类销售占比发生较大变化;汇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收入端和成本端造成压力;以及自主品牌海外业务营销力度相对偏大等因素,也对北鼎海外毛利产生影响。

北鼎方面表示,目前运费是从高位开始回落的阶段,长期有一定优化空间。但产品结构、汇率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会时刻对毛利率水平进行监控,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定价机制等方面随着市场变化进行必要调整。”

丁少将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去年家电全品类都面临原材料成本压力,但企业体量上千亿的大家电产业链地位较高,议价能力比较强,所以上游成本不会全部传导到终端,它们的涨价压力小一些。但对于体量整体较小的小家电企业和中小品牌来说,它们的产品议价能力相对弱,价格波动对它们影响比较大。

他表示,虽然北鼎的受众群对价格波动敏感度相对较小,但北鼎是否形成了很强的品牌粘性、能否占领用户心智要打一个问号。“目前小家电市场真正形成高端拉力的企业还是很少,北鼎没有像戴森那么强的品牌归属感和认知度,如果真正要做价格的变化时,在市场上还是会受到一些影响。”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