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次全面启动,河北、江苏等5地迎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23 10:04: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9年、2020年、2021年,利用3年时间对被督察对象开展第二轮督察;再利用2022年一年时间,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开展“回头看”,2022年实现对所有省份第二轮督察全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于3月22日启动。督察组陆续对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督察工作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落实情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等。
五地迎检
据了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自2015年开始试点,并在2016年-2018年完成了第一轮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督察全覆盖,以及20个省的督察“回头看”。并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于2019年进入第二轮,进一步将中央企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也纳入到了督察范围中。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主持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研究部署第二轮第六批督察工作。
事实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于3月22日全面启动。
本轮督察共组建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据了解,本次重点督察内容集中在三个重点方向,包括省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省级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和担当作为情况,地市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具体而言,将在督察中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办理情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严格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上一轮督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工作推进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等。
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对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
“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强化对群众举报问题的跟踪督办,持续传导压力,不折不扣完成督察整改任务。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推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精准科学依法,再接再厉做好第六批督察工作,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韩正在近日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了工作要求。
为统筹做好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专门致函上述被督察对象,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禁止搞“一刀切”和“滥问责”,并简化督察接待安排,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生态环保督察可以说是对企业环境保护情况的一场大考,而在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向被督查对象反馈的督察情况中,暴露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在应对新一批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时,应及时自查整改,规避相关风险。
事实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已经针对督察中发现的企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要求,既要督促有关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整改要求,确保整改到位;也要注重精细化管理,分类施策,加强指导帮扶。对于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既要坚持底线思维,严控环境风险,保障群众利益;也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努力做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共赢。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表示,坚持督到位、盯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被督察对象也都以督察工作为契机,狠抓整改,形成了“督”与“被督”同频共振、相向而行的好效果,共同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