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金山云赴港二次上市估值几何? 赴美上市一年半股价跌了八成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16 22:28:37

摘要:股价前一天下跌近五成,和次日上涨超过25%之间,只隔着一张探索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告。

金山云赴港二次上市估值几何? 赴美上市一年半股价跌了八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股价前一天下跌近五成,和次日上涨超过25%之间,只隔着一张探索赴港二次上市的公告。

美股3月15日盘前,金山云宣布,正在探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机会,以便更好地在当前的市场及监管环境下,给公司股东提供更加充裕的流动性和保障性。但具体上市计划将取决于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和市场情况。

尽管没有公布任何关于赴港二次上市的具体细节,但股市依然为之兴奋:虽然3月14日的股价一度触发熔断,盘中还曾下跌至2.5美元这个52周股价最低点,但在宣布了探索二次上市的消息后,金山云在美股3月15日收盘时,以超25%的涨幅,领涨中概股。

二次上市

在3月15日盘前的声明中,金山云表示,尽管近期股价波动较大,但公司业务日常运营保持正常运转,无重大异动。这份声明还表示,将通过公司的产品技术与服务,持续专注于作为美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对于美股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地缘上离内地更近、也更方便国际资本流动的香港股市,成为许多中概股的回归之地。不过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认为,金山云回归港股也许并不会早。

此前数家赴港递交招股书的内地科技公司,都出现了招股书过期失效的情况。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行情不好是不少港股招股书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行情差的时候,一些公司估值不及预期,干脆就不发了。”他同时认为,港股还没转牛,“今年还挺难”。

3月16日,恒生指数收于20087.5点,上涨9.08%。但在前一天,恒生指数收跌5.72%。盘中还出现了18235.48点这个52周最低点。作为参照,今年2月中旬,恒生指数曾接近25000点大关。更早的一年前,恒生指数则高居三万点之上。

恒生指数近日的震荡,受到中概股集体下跌的波及。3月14日,受SEC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五家中概股列入可能退市名单的影响,中概股齐齐大跌。其中,金山云2.56美元的收盘价,下跌47.89%,总市值约为6.2亿美元。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3月15日,除阿里、百度等公司,多家中概股公司迎来了股价上涨。外界认为利好消息之一,是美联储本周大概率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不过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认为,“无论加25还是50个基点,并不意味着靴子落地,市场宽幅波动仍将延续甚至放大。”

3月16日,对于《华夏时报》记者关于赴港二次上市现在进行到什么环节等问题,金山云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无更新消息。

业绩增长放缓

目前,金山云登陆美股还不足两年。

2020年5月,金山云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发行价定为17美元,发行数量3000万股,募资5.1亿美元,成为当时美股唯一一家中国云服务商。上市之后,其股价逐步攀升,在2021年2月,创下了74.67美元的历史高点。

不过此后,金山云股价迈入下跌趋势。去年12月,金山云跌破了17美元发行价。而以3月15日2.56美元的收盘价粗略计算,金山云的股价相较其发行价已跌超八成。

股价的走势,与金山云的业绩表现密不可分。

在股价历史最高点的一个月后,金山云在2021年3月发布了它的2020年财报。当年,金山云65.7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66.2%。但在去年第三季度,金山云24.1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接近40%。去年一季度时,它的营收增长速度还曾放缓至30%左右。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金山云的净亏损也在扩大。去年第三季度,金山云GAAP下5.067亿元的净亏损,是上年同期亏损的4.8倍。Non-GAAP下,它3.637亿元的净亏损也约是去年同期的2.15倍。

具体到占金山云七成收入的公有云业务,去年三季度,它16.86亿元的公有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接近29%,低于其整体营收增速。但它面临的是竞争愈发激烈,格局也愈发集中的市场。

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国内公有云IaaS+PaaS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和AWS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国内公有云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仅阿里云和腾讯云两家就占据了国内公有云市场的六成左右。而当期,金山云被归于“其它”一类。

在IDC的统计数据中,金山云的最好成绩是在2019年-2020年期间成为国内IaaS厂商第五名。不过去年三季度,IaaS市场的前五名,依然被上述几家厂商把守,金山云则依然榜上无名。

相对美股更“保守”,也更看重盈利的港股,会对金山云张开多大怀抱?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