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忠范:建议重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让中小企业家们像科学家一样申请研发经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08 17:44:03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建议,启动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让中小企业家们像科学家一样自由申请竞争性的研发经费,提升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刘忠范表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存在着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研发投入意愿和能力不足、抵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现实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通常都引领着一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形成“核壳型”产业生态。这些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保护壳,并担当着“专精特新”技术创新源的角色。繁荣中小企业,打造抗冲击能力强的“核壳型”产业生态,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刘忠范直指,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两张皮”难题,不断增长的科技研发投入未能有效地转化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人员缺少把基础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的意愿和能力,造成科技创新全链条中的“中试”和“工程化”环节的严重短板。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目前已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常规的市场化支持模式。
刘忠范直接指出,无偿资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有偿支持的市场化资本运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属于“雪中送炭”和“临门一脚”,能够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勇于迈出第一步以及激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性;而纯市场化资本运作不可避免地带来“心理障碍”和“患得患失”。这种实践成效的差异已逐渐显现出来。
对此,刘忠范建议,应重启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从战略层面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让中小企业家们像科学家一样自由申请竞争性的研发经费,提升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补齐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链条中“中试”、“工程化”环节的短板;“创新基金”面向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同时面向项目执行期间内注册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鼓励和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迈出创新创业的第一步;“创新基金”不附带任何条件,无偿支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创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一招鲜”技术等工程化技术和工艺研发工作。
另外,对于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刘忠范近期表示,2022年要大力发展石墨烯材料制备核心技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是一切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的关键,“卡脖子”问题只有通过企业家的积极作为才能够真正解决。BGI(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发展壮大依托于技术,但绝不能依赖于技术,更不能唯技术,未来必须要重视企业和市场机制的导入。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