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禾“逆袭”:2021年业绩预计有望扭亏为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2-21 14:33:5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在连续2年的业绩暴跌之后,泰禾集团在今年春节前公布的业绩预告称,2021年有望扭亏为盈,盈利原因包括项目可确认销售收入增加、严格管控费用成本、上年计提了较多存货减值准备等。受扭亏为盈消息及地产板块行情影响,泰禾在春节后一连收获了三个涨停板。
全国20多个项目已有交付
2022年开年,泰禾出人意料地“逆袭”了。
1月29日,泰禾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告情况为“扭亏为盈”。其中,泰禾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01亿元-1.32亿元,2020年为亏损49.9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72亿元-4.83亿元,2020年同期亏损44.56亿元。此外,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408元/股 -0.0530元/股,2020年同期亏损2.0087元/股。
在房地产行业深陷“凛冬”、规模房企频频“爆雷”的当下,2年前就深陷流动性危机的泰禾能够扭亏为盈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受该消息影响,春节开盘后,泰禾在5个交易日内录得4个涨停。
就2021年度业绩变动的原因,泰禾在业绩预告中进行了说明,包括: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项目可确认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公司对各类费用和固定成本进行严格管控,在节约开支方面有所成效,期间费用大幅下降。
同时,部分合作项目盈利,公司确认了相应的投资收益;公司上年同期计提了较多存货减值准备。此外,公司202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主要是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以及对处于执行阶段的法律诉讼案件计提损失后的净影响。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去年底,在泰禾官方微信公号的年终总结中,泰禾自认“面对困难不躺平,积极应对并进行战略调整,逐渐通过自救开始‘站起来’”。
泰禾官微显示,2021年4月底,在泰禾集团动员大会上,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表示,经过一年多的蛰伏,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复销是泰禾眼下最重要的事。之后,6月30日,首个住宅类产品泰禾蓝山院子实现交付;8月28日,在一次活动上,黄其森正式宣布了泰禾集团的战略转型:未来,泰禾将走“小而美、小而精”的发展道路,用时间来打磨精品。
泰禾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春节前,一年多的时间,泰禾在全国20多个项目有交付,涉及佛山、合肥、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厦门、北京、南昌、武汉、东莞等十多个城市,覆盖别墅、高层等住宅产品和商业项目等。
另据媒体报道,2021年,泰禾全国大部分项目已经复工,北京、福州两个城市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此外,泰禾方面的消息显示,2021年10月,备受关注的北京院子二期,在北京市朝阳区住建委牵头下实现了复工。
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对于泰禾的这场“翻身仗”,业内人士大多给予了肯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在释放宽松信号,而泰禾手中掌握的土地、项目相对优质,“我觉得泰禾问题不大”。
“现在陷入流动性风险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已经出现一些爆雷的企业,需要通过法治化和市场化的手段,如果能恢复到正常运营的状态,对于整个行业都是一种积极的效应。”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副主席、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泰禾)能够有一些正面的消息,有逐步缓解的状态,对于房地产市场和房企而言都是比较正面的信息和鼓励。”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泰禾的扭亏为盈会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不但会提升企业自身的形象,也会让债权人对其更有信心。
不过,张波亦向《华夏时报》记者谨慎指出,扭亏为盈本身并不代表债务压力就此缓解。而在泰禾于2月13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风险提示”透露,公司存在大额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截至2021年11月30日,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495.63亿元。
除了债务的压力,目前泰禾依然面临着诸多难题。记者注意到,在多个项目复工复产、销售重启之外,泰禾仍有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例如,有投资者向泰禾董秘提问,上海大城小院三方协议何时签署,该项目何时可以复工、有没有准确的房屋交付时间表。对此泰禾集团方面的回复就有些模糊:“目前正与各相关方积极沟通,协调,力争尽早实现复工及交付。”
但据泰禾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大城小院目前已在政府主导下,由金融机构、泰禾和具有央企背景的企业签署相关协议,复工筹备正在推进中,预计4月份可以复工。
1月29日,泰禾在公布业绩预告的同时,还发布了一则《关于重大诉讼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泰禾及子公司郑州泰禾运成置业有限公司和中原信托有限公司的金融借款诉讼纠纷,鉴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拍卖公司子公司河南嘉智置业有限公司名下资产的相关司法程序尚未完毕,“暂无法准确判断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陈晟认为,泰禾想要迅速扭转局面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包括债务、交付、重组、现金流等问题,甚至还有法律诉讼的问题,“重生”无法一蹴而就,“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环境有所回暖,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去发展,但来自市场、管控政策、企业本身竞争的压力不可避免,重生还需要时间。” 陈晟表示。
泰禾内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对于爆雷企业来说,取得金融机构、政府、业主等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支持,重建市场信心,是一个很难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其中尤为关键的是金融机构在资金上的配合,这是复工复产的物质支撑。”泰禾官微显示,类似泰禾北京区域金府大院、西府大院的销售复销,就都取得了金融机构的支持。
上述泰禾内部人士亦指出,泰禾在2021年4月全集团推进复工复产后,有的项目也遇到一些“假复工”“云复工”的质疑。但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通过坚持复工、坚持沟通,有了更明显的工程进展、交付行动,才能逐步获得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支持。”该人士表示。
至于债务问题,该泰禾内部人士透露,泰禾一直优先的都是工程款支付和金融机构欠款偿还。在春节后泰禾刚刚结束的一个内部会上,黄其森要求今年营销一定要进一步打开局面,力争通过销售业绩的实现,偿还一部分金融机构的债务。另外在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下,一旦有销售回款,资金也会优先偿还项目上的借款等。
张波建议,总体来看,泰禾目前的债务压力依然偏大,未来仍需在节约开支、减少土地储备的基础上,加大资产出售的力度并加快股权融资,才能更好缓解流动性压力。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