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心脏冠脉支架集采落地这一年:他们的人生因此而改变「问计2022」

作者: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2-31 22:17:14

摘要:​“那天是我的手术日,时间排的很紧,来不及看全文。但却至今都清楚记得两个数字,700元和93%。”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魏陆(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道。

心脏冠脉支架集采落地这一年:他们的人生因此而改变「问计2022」

郭怡琳/文

魏陆是从冠脉支架的黄金时代走过的。

2020年11月5日,冠脉支架全国集采开始。作为医疗器械品种的全国首采,此次集采吸引了大量民众关注。甚至一年后,包括魏陆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医生仍记得这个细节:“一个冠脉支架均价从1万3降到700元”。

“那天是我的手术日,时间排的很紧,来不及看全文。但却至今都清楚记得两个数字,700元和93%。”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魏陆(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道。

对于这一天,同样记忆深刻的还有白眉和邱子。她们以医药代表和服务商医学编辑的视角见证着冠脉集采带来的影响。她们的职业人生因此改变方向。

集采之下的他们

“2013年,我博士后出站留院就职。手术排班日跟随主任从早晨7点半,忙到3、4点钟,一整天都要在导管室里面度过,最多的时候参与过10台手术,当天累计植入了16个冠脉支架。”

密集的手术量使得心导管室成为医院里最为繁忙的部门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统计了中国每年接受“冠心病介入式治疗”的例数数据。从2009年的23万例增加到2019年的104万余例。与魏陆描述的一样,主刀中国第一例冠脉支架手术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曾公开表示:“临床上下了五六个支架,甚至下更多支架的患者也绝非个别现象。”

凭借百万手术案例的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进入黄金发展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然而在这组数字背后,市场占有率排名居前的全是进口器械。“我从不关注国产品牌的销售接触了哪些专家。那时国产品牌是没什么竞争力的。因为很多专家是非常爱惜羽毛的,临床研究给不到位的品牌,大多数专家不愿意铤而走险。”白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白眉身边的市场部同事邱子说:“冠脉支架同药品一样,需要频繁密集的学术交流维护专家关系,而每次策划会议的交流内容需要医学编辑与企业CMO协同制作。”

2020年11月5日,一只蝴蝶刺头遍野,集采之火遍地开花。曾经动辄上万的心脏支架进入百元时代。自心内介入手术进入中国以来,冠脉支架厂商和代理商遭遇的大变故由此拉开序幕。彼时,白眉在一家知名医疗器械外企负责心血管产品销售。随后,她迎来了领导和下属的双面夹击:一方面,应对集采引发的营销模式改变,上级决定裁员节流;另一方面,底层销售看到急剧压缩的绩效空间,迫于生活频繁离职。

“对于我老东家那样的百年单位,几个员工同时辞职从不是难事。靠着企业品牌效应,总有新人很快补上。但那次我却迟迟没有招来有经验或潜力的新人,招聘状态持续陷在瓶颈里出不来。”白眉感叹道。

观察了3个月市场动态后,销售离职潮开始席卷整个行业。即便白眉心里清楚,对于成长中的优秀销售来说,不受集采制约的创新产品才是最佳之选。这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她依旧打击惨重,近半年来白眉的工作量翻了3倍,身体健康一度亮起红灯。现如今,白眉已是某心血管领域科技医疗公司销售部高管。用她的话说,这次履新得益于她10余年的医药代表生涯。

“那时候瓣膜产品尚未普及,所以我接触的医生主要分布在心脏介入科。”凭借这些人脉资源,白眉的业务量风生水起,她的家庭再次回归中产阶层消费圈。

而在魏陆看来,集采将他的生活节奏拉回正轨。“在患者科普宣教工作的帮助下,疾病治疗战线有一定程度前移。再加上集采倡导改善支架滥用情况,临床上手术数量有所减少。现在我每天有空晨跑,周末有空聚会。虽然手术收入大约少了40%,但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时间增多了。”

但集采的另一面下,一部分医生却会因此面临生存挑战。“集采加速了医生的技术迭代,如果开拓和学习新术式的能力一般,许多医生收入长期主要来自于耗材,耗材价格降低带来的损失实难弥补。”魏陆担忧道。

与药品行业的“带金销售”不同,即便国家药品集采将一些药品砍到地板价,但总还有一些利润空间,或者用集采目录外的高价药替代目录内的低价药。高值耗材种类较少,产品可替代性较弱。因此对心内介入医生而言,他们的收入有赖手术的成分更高。“一些人工作的报酬,与承担的风险、投入的时间和压力不成比例。”魏陆坦言,医生的反馈因人而异。

企业大考拉开序幕

而对于企业而言,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带量采购开标当天,国内二级市场相关企业股价迅速下挫,微创医疗一度盘中下跌9.72%。作为集采中标企业之一,微创医疗在集采后的表现逊色不少。根据微创医疗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87 亿美元,同比减少18.2%,归属母公司净1.913亿美元。受到集采的影响,微创医疗迎来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直至2021年上半年,微创医疗的亏损形势依旧无法得到缓解。微创医疗公告显示,净亏损扩大主要归因于冠脉支架全国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带来的降价影响。

而集采对乐普医疗的挫伤可谓是快进快出。虽然集采价格从2021年才开始执行,但其影响在2020年就已经显现。其中标的钴基合金雷帕素洗脱支架系统,降价到645元/个,降级幅度92.32%。乐普医疗2020年金属支架收入为8.45亿元,相比于2019年下降了38%。

作为未集采中标企业之一,赛诺医疗也遭遇业绩大幅度下降,公司将之解释为因公司在售冠脉支架产品未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导致相关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90.01%,但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等支出并未同步减少,因此利润大幅下降。

再有一年后,冠脉集采又将开启新一轮谈判。诸如医生、医药代表、医学服务商、患者、企业为代表的不同圈层,共同感受着冠脉集采带来的冷暖。而属于他们的新故事正在酝酿发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白眉和邱子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