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硬地滚球改变的脑瘫姑娘 拼到了事业亦收获了家庭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28 13:38:15

摘要:用张琦的话说,硬地滚球运动给重度残疾的自己带来的是“改头换面”的变化。她的性格从内向自卑变得活泼开朗,还结交了很多朋友。长年坚持锻炼也增强了她的臂力,手也比以前灵活了很多,她可以和健全人一样“玩转”手机。

那个被硬地滚球改变的脑瘫姑娘 拼到了事业亦收获了家庭

张琦与教练李万露赛后合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西安报道

10月27日下午两点,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硬地滚球比赛在西安市西北大学体育馆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队张琦在BC1级个人赛中夺得铜牌。

就在26日,张琦以8:2的成绩战胜对手,取得男女混合BC1个人循环赛的胜利。赛后,张琦的教练李万露称,预计她决赛时成绩能进前三,因此,李万露对张琦最终获得铜牌很满意。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张琦这两天总体的参赛水平较平时偏低,昨天比赛的状态也就是平时训练成绩的七八成,今天比昨天还紧张,只发挥了训练水平的50%,不过,她尽力了,我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

据记者了解,张琦此前参加了2020东京残奥会,回来后训练了十几天便投入到这次比赛中。

“其实,对于我而言,不管是参加国际还是国内的比赛,心态都是一样的,就是抱着一颗平常心去打。不过,一到决赛,心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张琦告诉记者,她打球从来不把奖金放在第一位,而是出于责任,这次获得铜牌她尽力了。

14岁结缘硬地滚球

据记者了解,27日的比赛是张琦此次运动会的最后一场比赛。这位征战硬地滚球赛场16年的老队员,一直是该项目夺金的热门选手。

不过,对于残疾人体育而言,除了奖牌,更重要的是培养残疾人的兴趣爱好、锻炼提升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及感知能力。

硬地滚球是一项针对严重痉挛、脑瘫或严重肢体残疾人士设计的运动项目。比赛时运动员须坐在轮椅上进行投球,得分以投出的球距白色目标球的距离计算,越近得分越高,累计分多的一方获胜。该项目在1994年洛杉矶残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分为个人赛、双人赛和团体赛。

微信图片_20211027235703.jpg

在循环赛中的张琦

张琦生于1990年,自幼患有脑瘫,14岁时,她被北京市残联选中开始练习硬地滚球项目,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她逐渐对硬地滚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琦的启蒙教练田佳楠介绍说:“日常训练中,张琦非常刻苦,不论春夏秋冬,不论节假日,她都坚持训练,我们统计了一下,她每个月仅扔球这一个动作就达3万多次。”

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训练和高标准的自我要求,让张琦成为国内硬地滚球项目的高手。她多次代表国家和北京市,在各类硬地滚球赛事中获得奖牌。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她获得BC1/BC2级团体第四名;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获得BC1/BC2级团体第二名,BC1级个人第六名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0东京残奥会上,获得BC1/BC2级团体银牌。(BC1级残疾类别较重,运动员自己不能操作轮椅。BC2残疾级别较轻,运动员可以独立操作轮椅。)

张琦屡获佳绩和教练的指导分不开,在她看来,教练带她们这样的运动员不容易,训练时要给她们捡球,非常辛苦,平时还要照顾她们的生活,“教练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想回报教练。”

体育运动改变了张琦

用张琦的话说,硬地滚球运动给重度残疾的自己带来的是“改头换面”的变化。她的性格从内向自卑变得活泼开朗,还结交了很多朋友。长年坚持锻炼增强了她的臂力,手也比以前灵活了很多,她可以和健全人一样“玩转”手机。

如今31岁的张琦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她的爱人是一位健全人士,他们还有一个3岁多的漂亮儿子。

WPS图片-修改尺寸(1).jpg

张琦与儿子在一起

提及孩子,张琦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张琦告诉记者,孩子从一出生,她就没有什么时间陪他,甚至,在孩子八个月的时候,她就一直没怎么在家,每天不是训练就是比赛。

就在前不久,由于参加2020东京残奥会,赛前训练、赛期加上隔离,张琦近半年都没能见到孩子,再见面时,孩子已经长高了一大截。对于家庭,虽然心存愧疚,但在张琦看来,就目前的情况,工作和孩子只能偏向一样,而这样的选择,也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比赛结束了,张琦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回家陪孩子。张琦告诉记者,她目前拥有了事业和家庭,已经非常满足,且心存感激。

体育运动改变了张琦,她不仅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也获得了幸福的人生!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