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360数科:以科技为小微金融“镇痛”

作者:王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25 16:25:39

摘要:受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对下沉市场的风险识别障碍,当前小微企业依旧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重新认识、并借力金融科技,定点信贷全流程,为小微金融服务“镇痛”。

受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对下沉市场的风险识别障碍,当前小微企业依旧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已重新认识、并借力金融科技,定点信贷全流程,为小微金融服务“镇痛”。

10月22日,360数科小微金融部总经理卢瑶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过程中,仍面临获客、审核、判断及回收四大“痛点”。成本和风险,是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最根本原因。从业者应以科技为镜,看到并处理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

当前,随着各项创新技术的长足发展,金融科技企业在小微市场中的“咖位”越来越重。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风口下,各家都在探索如何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有效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小微市场遭遇成本+风控困境

卢瑶把当下传统金融机构的获客困境比作一个“跷跷板”:“从前端来看,业务解决的是我想要什么样的客户;从审批环节来看,风险控制的是什么样的客户银行能批,这两点就像‘跷跷板’一样,当前端的门槛越高,则满足要求的客户越少,这就导致最终的审批通过率越低。”

从服务成本来看,金融机构一边面临成熟固化的审核体系,另一边则面对,因财务制度和企业治理不完善,而难以进行资产评估的小微企业。两端信息的不匹配,直接导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长期不足,很多小微企业都被银行贷款的门槛拒之门外。

卢瑶认为,小微金融市场仍面临严重供给侧失衡。就客观事实出发,小微企业自身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前景不确定。从供给侧来看,传统金融机构更加倾向大额用户的同时,小微企业很难符合银行担保贷款的条件,但与此相对,小微市场融资缺口巨大,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满足。

金融科技开辟小微市场出路

卢瑶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信息传递、传导不畅,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去优化体系;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需要有效的技术去辅助链接。这时候,360数科这样的金融科技企业迎来了春天。

政策倾斜与供给侧改革,从短期层面扶持了小微企业发展,从长期来看,破解小微融资困境在于技术。当前,小微发展呈现四大趋势:即零售化、场景化、多元化和精细化,这也是360数科选择开辟的小微金融服务之路。

为更好应对小微多元化趋势,金融科技产品主要呈现两大功能:第一,针对不同客群设计不同产品,第二,针对相同客群进行产品的选择性推送。

卢瑶举例称,目前,360数科已推出个体工商户贷、发票贷、税易贷等差异化产品,用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今年6月以来,通过接连两轮“小微助力计划”,匹配了农贸市场等特性鲜明的小微主体。

而在精细化方面,卢瑶则表示:“在小微企业发展逐渐精细化的前提下,金融科技企业的应有使命并非复制。从360数科自身实践来看,我们一直坚持对产品进行打磨。目前,我们已将产品链路的所有功能,全部做成独立的模块,从而把不同金融机构的优势,在同一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全部体现。以期更好地从商业模式角度,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互补。”

通过与不同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360数科具备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判断各家金融机构喜欢哪些小微客群,所能承受的坏账风险与产品利率。卢瑶称:“通过精细化策略,我们实现了机构偏好与用户需求的更高效匹配,并把20%-30%的平均行业通过率提升到97%,也就是说,100个客户当中,最终有97个客户可以从银行中拿到贷款。这本质上是利用技术把可融资客户数量最大化的过程。”

“从链接角度出发,我们现在的合作机构,以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机构为主。越是这种不知道自己怎么做科技投入的,越需要金融科技公司的价值。”卢瑶说。

科技为镜,反射小微金融未来

卢瑶认为,以科技为镜,看到小微企业真实需求,才能反射小微金融未来。

以供应链金融创新为例,整个供应链的出发点是找到核心企业,打通上下游,但痛点是核心企业的信用在上下传导的过程中会出现衰退。

解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上区块链,开票的信息流、货物运输采购的物流和最后支付货款的资金流,全部透明化。第二种模式是单点突破,找到核心企业和整个链路上的内容。攻破核心企业的周期很长,要想快速突破就要通过核心企业把上下游的链路串起来,通过对上下游机构进行白名单预筛以判断其资质。

“360数科开发的正是第二种模式。因为切入速度快,前期需要积累大量样本,等跑通之后我们再看是不是要做第一种模式。”卢瑶表示。“短期来看,360数科将继续丰富差异化小微产品,持续推进‘小微助力计划’。”

据了解,在后续经营中,360数科将加大对江苏、浙江、福建等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支持力度,同时,完善其小微产品体系。目前,360数科林权证资质贷款、公路运输专项贷款、双十一供货定向贷款等均已上线运营。

编辑:程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