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迎战大小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市场犹如战场,多空博弈就是战争,时下战争的主题是融资融券对抗大小非。
2月23日,大小非给新年后的A股市场来了个下马威。“平安事件”让投资者看到大小非的“不平安”。
“大小非的压力,在市场较弱的时候,这种利空可能会被放大,但它并不能决定市场的走向,尤其是今年的大小非与融资融券狭路相逢,融资融券作为一项新业务,初期的心理影响要远远大于实际影响。”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级金融风险管理师李一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流通背景下,A股估值面临重估,但融资融券会为资金补血,所以投资者对于全流通的过分恐慌是没有必要的。
或许投资者真的不必过分担心,因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已经来了!继2月22日股指期货业务正式进入开户阶段之后,近日,中国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聂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各方面的工作进展有序推进,融资融券试点应该能够在3月份左右推出。
圆融投资执行董事冉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全流通、新股频频发行的背景下,管理层一再强调融资融券,可能有意将其作为缓解资金冲击的筹码。通过融资融券可以做大股市总盘子,从而对冲一定量的大小非。”
截至2月25日,市场开始连续两天走出上升行情,盘中突破了阶段性反弹高点3022点,收于3060点。据记者了解,近期,除了平安大小非解禁外,柳钢股份(601003)、西部资源(600139)等大量限售股也解禁。
如果大小非遭遇了融资融券,或许可以变利空为利好。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融资融券,尤其是融券,当投资者了解到某个大小非股票可能会出现平安那样的减持时,投资者可以提前融券卖出,等适时在低位买回来,这不失为投资人一个新的获利渠道。”
不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也提醒投资者:“利用融券来对冲大小非是一个短期盈利模式的操作,中国平安或许只是个案,如果投资者想利用融券来对冲大小非,那么一定要注意市场的格局,并不是所有股票的全流通都会导致下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