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山西!39家企业三天大额捐赠突破8.2亿 专家:首先解决老百姓过冬问题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10-12 16:02:53

摘要:根据山西省慈善总会公布数据、网络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1日23点59分,已有大大小小百余家企业宣布捐款驰援山西,其中,39家机构三天内大额捐款捐物(500万元及以上)总额超8.2亿元。

驰援山西!39家企业三天大额捐赠突破8.2亿 专家:首先解决老百姓过冬问题

39家企业大额捐赠统计表 注:以上捐赠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仅统计了截至10月11日的500万元及以上款物捐赠,为不完全统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自10月2日以来,山西省连续遭遇强降雨侵袭,多地出现内涝、洪水、地质灾害等,防汛救灾形势十分严峻。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山西省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山西灾情持续引发各界关注,10月8日,山西省慈善总会发出募捐倡议,倡议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加入到山西防汛救灾的行动中,帮助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为全力响应救灾,多家企业通过捐款捐物或利用自身平台和业务能力助力救灾。《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山西省慈善总会公布数据、网络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1日23点59分,已有大大小小百余家企业宣布捐款驰援山西,其中,39家机构三天内大额捐款捐物(500万元及以上)总额超8.2亿元。

善款够不够?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山西省汾酒集团,于10月9日捐赠3000万元,山西省鑫飞公益基金会紧随其后捐赠1000万元。自10月10日起,多家机构大额捐款捐物集中涌现。

从行业来看,互联网大厂在面对诸如全民抗疫、脱贫攻坚、河南水灾等重大社会议题时,响应积极,常有大额捐赠。在本次山西水灾捐赠中,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百度、拼多多、快手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也位列其中,起到了带头作用。而在国产运动品牌中,上次河南水灾捐款5000万爆红的鸿星尔克,这一次依旧积极,默默捐款2000万,此外,安踏、李宁、特步、361°等也纷纷发力,携手共“晋”。

从捐赠金额来看,此前河南特大水灾的捐赠中,捐赠金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超过10家,而本次驰援山西的捐赠中,目前辽宁方大集团拔得头筹,捐赠1亿元款物,用于当地防汛救灾、民生保障和灾后重建工作,其中5000万元现金已捐赠到位,大批救援物资陆续筹措。位居第二的是“阿里系”,其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宣布捐助3000万元,马云公益基金会和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将各捐助1000万元,同时,蚂蚁集团捐赠2000万元。

目前32家机构三天向山西大额捐款捐物(500万元及以上)总额超8.2亿元。而河南水灾单日捐赠额破亿、两天内仅企业捐赠就超过42亿元。

10月9日晚,由山西籍公益人吕全斌主持、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主讲的“驰援山西洪灾公益伙伴通气会”在线上召开。郝南认为,山西的灾情严重程度虽然不及河南,但“也相当重了”。“山西的损失程度大约有河南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河南有90亿的捐赠,那么山西的捐赠额至少也要十分之一。”

根据郝南提供的数据,从目前捐赠情况来看,距离达到理想的筹款额还有相当差距。

在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看来,救灾领域的筹款有其自身特点,与舆论关注度挂钩。“灾害筹款跟其他领域筹款完全不同,其受舆论左右特别明显,舆论影响几乎是影响灾害筹款的决定性因素,且灾害筹款周期特别短,主要集中在紧急响应阶段。”

但同时需注意的是,不论善款的额度多少,都应避免“逼捐”“捐款内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邓国胜认为,从国际经验看,自愿是慈善捐赠的基本原则,捐赠人可自主实施捐赠行为,自行决定捐赠的规模、方式和用途。禁止强捐、索捐、变相摊派等行为,充分尊重受赠人的尊严和隐私。

善款怎么用?

善款的去处始终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10月8日,山西省慈善总会在发出募捐倡议时也做出承诺:本次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山西省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并将及时公开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无论是哪次灾害发生,善款一般都被用于物资供给、现场救援、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以及受灾群众帮扶等方向。但其实,因为每次灾害不同,资源需求也会千差万别。”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健此前在媒体采访中说道。

对于本次山西水灾,郝南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水灾慢慢退去,寒冬将至,安置群众的物资需求,尤其是生活救助类物资的需求会增大。“一方面要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另一方面要把有限的钱花到刀刃上,首先最突出和迫切的是要解决老百姓的过冬问题,让老百姓回家以后不受冻受饿。这个问题不能等需求出来再解决,不能等老百姓已经冷得不行、饿得不行了,我们再去准备。要未雨绸缪,先动起来。”

除了救灾环节,应对灾难还有重建、防范风险和应急准备三个环节,救灾无疑是短期内最为迫切的善款分配需求,这一阶段也是资金大量涌入的时候。但救灾只一部分,灾难恢复可能持续数年,当灾情缓和、进入重建阶段,善款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善款的规划和分配能否顾及可能存疑。

另外,根据本次救灾情况来看,最快做出救灾物资筹集反应的是河南的社会力量。据郝南介绍:“河南的速度和效率比山西本地还高,经历过受灾地区的反应能力会更快。但是我们每一次都靠灾害来提升能力,是不是有点奢侈?”因此,灾情来临时的应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防范风险和应急准备,提升日常救灾能力。

但是如果把捐赠款项的一部分用来做日常的救灾能力建设,捐赠人是否同意?同时,目前绝大多数机构都不是专业救灾,他们也不会把救灾能力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长远来看,郝南认为:“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不论有灾无灾都能持续投入的资源注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除了捐赠款项外,郝南还指出,面对“洗澡式”寒冷洪灾,物资捐赠不能盲目,要根据捐赠需求的时效性和救灾的不同阶段相应而动;同时,受灾群众还需一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