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5G消息平台上线 精耕细作探索特色金融科技之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20 22:10:43
2021年是北京银行成立25周年,围绕首都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步伐,坚持“科技引领”,用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通过持续精耕细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银行科技建设之路,打造了首都金融业的亮丽名片。
近日,北京银行5G消息平台上线,这是北京银行在4月透露出5G消息平台启动建设以来,再次发布相关信息,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能够实现5G消息商用化的银行之一。
在5G消息的服务场景下,消息入口正在作为新的触达门户,为银行搭建从信息推送、业务营销、服务办理、费用支付、售后维护的无断点服务闭环。进一步帮助北京银行针对客户需求,精准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成为高价值、低门槛的服务入口和服务载体,助力银行打造全新用户体验。
当然,如果想实现5G消息服务的亮眼功能,还需要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风控等隐藏的科技实力辅助。
近几年,北京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快速布局,以平均每周1-2次项目投产,每月1-2次客户端更新的频率,带领零售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跑出“京行速度”。
“顺天”技术实现业务敏捷
在科技持续赋能业务创新发展的今天,“敏捷”成了银行机构追求的方向。其中,通过建设技术平台夯实底层技术基础,是众多银行发力的渠道。
“通过技术敏捷实现业务敏捷”正是“顺天”技术平台的发展目标。相比传统开发平台和系统建设模式,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身的“顺天”技术平台使应用交付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系统扩展成本降低了60%。
据悉,“顺天”技术平台作为北京银行的“技术底座”,通过使用该平台的各业务系统对外输出能力,北京银行将使用该平台推进该行柜员新系统建设、主机下移工作和零售、对公业务中台建设等各类基础业务平台升级重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北京银行将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选择,不断优化客户旅程和客户体验,提高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安全性。
“总体而言,采用‘顺天’技术平台,各业务系统的迭代速度会更快,客户体验会更好,北京银行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将更加敏捷。”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如是说。
2021年初,北京银行正式发布“顺天”技术平台,重构技术生态,截至目前,“顺天”技术平台已经为23套行内业务系统提供了云计算、微服务、智能运维等基础技术能力,其中,统一认证中心基于手机银行、网银等渠道平台,使广大用户能够在更安全的基础上便捷享受移动服务;工会互助金则定期为全市90万名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和公务员发放工会职工保险互助金,将个人门诊、大病保险等医疗报销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据悉,对高并发、高流量、高可用的业务场景,“顺天”技术平台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系统支持,同时能够为核心系统及其他关键银行业务系统平稳重构和敏捷转型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云生态”加速转型
在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的趋势下,建设金融云被认为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此,北京银行的托管云应运而生。
“北京银行没有建设云环境之前,IT人员在申请底层部署资源时周期长,审批环节多。管理员前期需要填写资源规格申请单、操作系统申请单、软件安装申请单、IP资源申请单等,中期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环节,后期需要等待施工人员创建资源、变更资源、交付资源。整个过程难以达到资源敏捷交付,资源服务能力不强。”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道,托管云的部署和应用落地后,大大提升了资源交付速度,能做到资源随用随取,即时搭建,敏捷交付,此后,管理员只需填写好所需资源类型和规格,申请后立即分配到位,自动化完成。
同时,托管云还提供了软件编排能力,用户可以将相同规格需求或相同软件需求的资源制作成应用编排,避免了大量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资源交付速度都是小时级,甚至是分钟级。
目前,北京银行已实现全面云化,形成了包括私有云、容器云、开发测试云、托管云等在内的“北京银行云生态”。北京银行搭建了完整的统一监控告警平台和软件自动化平台,实现了资源的自助申请、自动伸缩、一键式部署等功能;同时构建了符合行业监管要求的安全技术平台及管理体系,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云平台流程管理制度。
在专业人士看来,北京银行多云平台的建设有效支撑了其数字化转型战略,而托管云的建设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托管云不仅适应敏捷化发展,推动业务走向“快车道”,同时还能兼顾性能与灵活,筑建立体化防御。
“与其他行相比,北京银行托管云服务主要侧重支持行内业务发展。”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道,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对于面向行业的整体服务场景,北京银行托管云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运营模式上充分提供非金融业务部署能力,使业务模式创新和技术方案创新有机结合。
比如,在高速发展的业务场景下,“抢购”、“秒杀”等业务场景不断涌现,对资源使用的灵活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托管云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弹性伸缩管理功能,在业务高峰时期,对资源进行动态扩容,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系统瓶颈,提高了系统流畅运行的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
此外,托管云平台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部署了安全资源池、安全运营平台,提供了安全产品开通、调度、服务编排,以及安全运维功能。安全应用提供管理、控制、分析、呈现功能的组件,可按需灵活选配。托管云平台基于对云计算系统的安全域划分,通过VLAN、安全组、虚拟化防火墙等技术手段隔离,并在区域边界和区域内部部署相应的防护手段,形成纵深防护能力,一方面满足了各项安全监管要求,另一方面提升了业务安全。
据悉,北京银行托管云已经面向用户提供涵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管理等5大类30+云服务,在资源池化、自动构建、弹性管理和安全可靠四大方面凝心聚力,旨在打造服务全行的云资源“供给站”。
“京牛”释放劳动力
在传统的银行展业过程中,重复性高、操作繁琐、规则复杂的日常工作有很多。对于银行客户经理而言,每次帮助客户办理贷款业务,都需要手工扫描并上传客户的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验资报告、征信授权书、公司章程、纳税申报表、主要结算银行流水等10余种影像资料,通常一个客户需要扫描并上传的资料有100多页,客户经理手工操作需要1-2个小时。
为此,自2019年以来,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便快速推进。为提升业务流程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2020年,软件开发中心全面启动了“京牛”流程机器人平台项目建设。
北京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与他行的流程机器人相比,“京牛”在对国内外主流技术调研、评测工作基础上,兼顾人工智能与模拟人工操作能力,分别选取了基于Python、.Net两套流程机器人引擎,通过自主研发平台整合应用,形成了特殊的“一体双擎”架构,实现对流程机器人的精细化管控和灵活调度。
据介绍,“京牛”流程机器人平台可通过规模自动化型机器人(无人值守型)、人机协作型机器人(有人值守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流程机器人针对不同业务场景进行业务流程自动化处理,达到“实时联动多个系统,自动操作整个业务流程,有效打通数据孤岛”的效果。
其中,大规模自动化型机器人以批量处理模式全天候连续执行操作,独立自动完成标准、重复、繁琐、大批量的工作,适用于任务执行次数多、数据工作量大、跨系统多,规则复杂的业务场景;人机协作型机器人主要通过人机协同、手动触发的方式让机器人执行需要在办公桌面完成、人工复合、数据量小、跨系统少的业务流程,帮助员工完成办公电脑上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的任务,实现常规桌面的操作自动化与快速链接操作。
以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的“信贷机器人”为例,在引入“京牛”流程机器人后,机器人会自动完成信贷影像资料的分类、上传、提交、汇总等系统操作,单笔业务受理时间从1到2小时,缩短到10分钟即可完成,有效提升了业务效率。
再比如,银行信贷业务报审、审批、放款、贷后等环节的不同岗位会涉及到大量的行内和行外数据查询、验证、打印和档案保存等需求,由于上述数据存在于不同系统、不同外部网站,这些工作会耗费客户经理大量时间精力。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节省减轻一线人员负担,更好地创造业务价值,“京牛”流程机器人结合OCR识别技术,实现了对工商、司法、抵质押数据和客户影像资料的一键查询、一键分类、一键上传,每年可节省3000余小时人工操作。
面对未来,该负责人指出,北京银行将在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深耕细作,坚持科技创新,通过不断夯实金融科技实力,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普惠金融、服务市民百姓。(简宁)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