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强化人才支撑 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首期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正式开班

作者:王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7-30 22:40:31

摘要:7月23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指导,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民生银行共同主办、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承办的首期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交流会在北京忠良书院正式开班,旨在提升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企等帮扶单位及涉农干部的乡村振兴专业能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强化人才支撑 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首期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正式开班

7月23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指导,中国扶贫基金会和中国民生银行共同主办、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承办的首期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交流会在北京忠良书院正式开班,旨在提升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企等帮扶单位及涉农干部的乡村振兴专业能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出席并致辞,国家相关部委、央企、国企、民企代表,及各地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代表200余人出席培训会。

据悉,今年还将举办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二、三期培训交流会,搭建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企等相关机构及涉农干部等个人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学习交流平台,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更多支持作用。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洪天云

要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把握工作重心的变化、把握政策措施的变化、把握帮扶方式的变化;要重点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应切实担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努力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力军”、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舞台”、全力打造推动乡村振兴的“好品牌”。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 郑万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民生银行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最坚定的合作伙伴之一,共同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比如民生银行在河南滑县、封丘县开展的定点帮扶项目等。自2002年起,民生银行主动参与国家定点扶贫事业,举全行之力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围绕党建、产业、消费、教育、文化等方面,探索出“一体两翼”扶贫体系和“十位一体”的扶贫模式,结对帮扶的贫困地区全部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未来,民生银行将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定点帮扶县持续投入和引进资源,开展“一行兴一乡”对口帮扶创新做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乡村振兴“民生样板”。同时,也将结合农业大数据和农村互联网等发展新趋势,全方位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农村能力水平,建设特色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 郑文凯

三农工作已从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新阶段,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工作对象从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扩展为面向全体农民,工作范围从聚焦重点贫困地区扩展为面向全域农村,工作领域从脱贫攻坚扩展为面向全方位农业,工作目标从以脱贫攻坚为底线任务扩展为实现农村全面乡村振兴。

此次,会议将有助于社会各界力量在乡村振兴新阶段下更好地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把握重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副司长 刘胜安

在新发展阶段,继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以及动员其它社会力量开展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各帮扶单位要认真负责、真帮实扶。受帮扶地区要主动作为、积极承接要进一步完善日常对接沟通机制,结合工作实际,主动提出帮扶需求,协商细化帮扶方案,及时反馈项目实施情况,确保帮扶项目接得住、落得实、效果好。积极做好帮扶干部的工作、生活等服务保障,引导大家安心、舒心工作。帮扶双方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中央单位与定点帮扶县要定期组织对接研究,研判形势,共商举措,找准帮扶结合点。“万企兴万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合作,协力推进,及时解决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帮扶项目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刘文奎

每一次投入扶贫的资源量小于堵住漏洞的需要量,贫困漏洞就成了无底洞,投入多少都没有效果,扶贫成了不能完成的任务。那么,集中资源,一次投入大于或等于堵住贫困漏洞的资源需要量,就可以堵住贫困漏洞,解决贫困问题。事实表明,乡村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收入来源,其他项目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乡村振兴,第一项就是产业兴旺。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展乡村产业,必须要转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平台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形成经营规模。不能片面地依赖外来能人,外来能人难以融入村庄,得不到村民的信任,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和失败风险。同时,以合作社为基础,发挥村庄带头人作用,引入外部资源,匹配适合项目。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 王乐君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的法律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梁柱。同时,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一部促进法,重在制度设计、顶层设计;起草乡村振兴促进法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发挥乡村特有功能,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三大要领,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核心的振兴法;解决好农业农村承担的保障好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传承好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历史任务;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 王小兵

立足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各地区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加速融合,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迈出革命性步伐、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一是农产品电商高速发展,二是智慧农业应运而生,三是信息服务加快普及,四是数字治理扎实推进,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建设智慧农业发展数字乡村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创新为动力,做好规划制定,加强政策创设,强化措施落实,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确保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在新征程上起好步、开好局。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贾峰

减污降碳助推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实现长期深度脱碳,需要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也需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社会消费方式,以数字化和深度电气化推进脱碳化。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石化等领域陆续发布低碳目标和路线图。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是安全,清洁,高效益,有保障的投资,同时也是能发电、能隔热、能取暖、能控温、能做饭、能赚钱的实用型投资。承德围场风力发电装机近百万千瓦。风电企业税收支撑地方公共财政超过九成,把现有风车(0.75兆瓦)升级(4兆瓦),年发电量有5倍以上的增长潜力。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金融帮扶处处长陈元浩

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资金支持,金融是支持力量,而非单独工作板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首先要把握总体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决防止脱贫人口因金融支持不足而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两大对象,并着力推进三个工作领域,包括支持脱贫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做好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工作,接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防止返贫保险工作。

同时,树立正确观念,不断增强金融资源承载力,支持当地产业发展,改善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金融资源承载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充分发挥担保、保险等金融工具作用,信贷政策要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密切配合。用好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等基层力量作用,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稳妥把握信贷投入和风险防控的平衡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

畅通内循环和外循环必须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通过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

在新发展格局下应着力化解“人地钱”瓶颈制约,第一、围绕“人”深化农村改革,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第二,围绕“地”深化农村改革;第三、围绕“钱”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新形势。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新阶段,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特别是在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外部环境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好粮食安全的省长负责制、“菜篮子”的市长负责制,确保农业产业总量安全、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坚持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农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等政策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坚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 丁亚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善品公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通过"品质+品牌+全产业链”的介入,发挥善品公社在产业体系中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县域产业链联合体,探索“上游共耕、链条共建、品牌共创、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模式,打通链条融合发展和疏通链接市场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助力形成县域产业集聚效益,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覆盖更多村庄和带动更多农户分享发展成果和实现生活富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主要作法是:立足县域规划,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一县一“中心”,合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全链条打造,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结构;培养新农人,注入产业振兴新动能;以农为本,建立利益分配新机制。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