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全国碳交易市场鸣锣开市 碳价会超过40元/吨吗?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7-16 10:32:05

摘要: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碳价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全国碳交易市场鸣锣开市 碳价会超过40元/吨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较原定时间推迟了两周,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7月15日晚,承担全国碳交易市场运行维护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此前,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本月择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上线交易。

市场早已蠢蠢欲动。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挂出将在14日举行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的例行吹风会后,A股市场中碳中和板块再度掀起一波涨潮。长源电力、华银电力、岳阳林纸、福建金森、开尔新材等前期板块领头羊纷纷当日报收涨停,14日该板块多只股票也纷纷高开,但当天开市消息并未明确公布,这波反弹行情很快走弱。

而今,碳交易市场鸣锣开市的时间已经正式公布,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变成了碳价究竟会如何起步,将有怎样的走势。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碳价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数据真实,一个前提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证交易主体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是全国碳市场形成真正交易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企业碳排放超标或者是能耗超标但没有人监管,也没有处罚措施,那么它就没有动力去市场上去买碳指标,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就上不来。”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此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赵英民介绍,为了保证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数据质量,2020年底至2021年初,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这些单位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并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在企业报告数据和省级生态环保部门核查工作完成后,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了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的现场抽查。根据核查的情况看,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总体来说是符合要求的。

此前,政策层面已经显示了狠抓碳排放数据核查力度的决心。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透露,碳达峰行动有关工作将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对各地方达峰行动的进展情况开展考核评估。而2021年5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更明确了要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而未来,生态环境部还将出台更多措施来确保这一“前提”,包括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持续开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监督帮扶,狠抓数据管理等等。

碳价将如何走?

在确保真实交易的基础上,甫一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市场的中国碳市场,价格将会有怎样的走势成为国内外市场关注的话题。

赵英民指出,尽管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但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

中信证券研报对年内碳价中枢估算约为30元/吨,对应碳市场总市值约为1680亿元。该研报认为,未来数年内,预计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温和上涨,行业扩容、碳期货、引入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实施配额拍卖等制度改革值得关注。

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希良测算,2020年到2030年期间,在中国减排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7美元到15美元左右,到2035年的时候大概就上升到25美元,到2050年的时候应该就上升到115美元,到2050、2060年排放量再减少成本会升得更高,超过300美元。因此他认为,全国碳市场上的碳价应为50元/吨。

“坦率说,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因此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赵英民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对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预期在逐渐上升,因此有关企业特别是配额短缺的企业,关键还是要从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高度正确看待碳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如何跟国际市场衔接?

而放眼国际市场,除了中国碳市场上线这一重磅消息外,欧盟“碳关税”的出炉也格外引人关注。欧盟于当地时间7月14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计划提案,其中包括“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从2023年开始过渡、2026年正式对来自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国家和地区的钢铁、水泥、铝等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该机制要求欧盟进口的产品,其碳足迹要达到欧盟区域里的碳价格,目前也就是50欧元/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碳价不能达到这一价格,就要在边境上付出“碳关税”。单从上述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来看,俄罗斯、土耳其、中国、乌克兰和英国或是受到这一政策影响较大的国家。

在全球其他市场上,美国的碳价在拜登政府上台后设定为51美元/吨,韩国碳价近期较低,约为10美元/吨,而新西兰的碳价约为28美元/吨。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实行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如果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中国的出口产品或将因碳成本大幅升高而失去优势。

赵英民表示,碳市场在不同市场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之间如何衔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碳市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衔接,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制度、政策、标准、技术等问题。目前中方正在积极地推进《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进程,推动构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反对和避免单边主义、单边行动破坏当前来之不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氛围,从而保持全球气候治理势头继续向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