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碳经济元年能源进入变革时代,煤炭化工企业转型,光伏、氢能站上风口

作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7-11 12:35:35

摘要: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能源企业纷纷走向转型新能源的道路。

碳经济元年能源进入变革时代,煤炭化工企业转型,光伏、氢能站上风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能源企业纷纷走向转型新能源的道路。

今年上半年,不少传统能源企业编制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开启了一系列减碳行动,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成为转型的主要突破口。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传统能源巨头都拓展了光伏领域,中石油、中石化则瞄准了氢能赛道。主营产品为无烟煤的阳煤集团,更名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并转型布局新材料产业。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牌化石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减排压力巨大,除了直接投资新能源产业外,也都在想各种办法进行升级和转型,煤化工技术升级、增加化石能源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降低单位能耗、提高产能利用率,还有联产制氢、使用光伏和风力发电产品等等方式方法都值得努力和推广。

减碳任务驱动能源转型

在提出双碳目标后,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正一步步落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月7日,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件要求,要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石化、化工、焦化、水泥、有色、电镀、印染、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企业尤其是传统能源企业,必然要走上转型之路。

“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发达国家是50年左右。”祁海珅分析,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这个减排压力是非常大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化石能源利用转型、降低能耗升级等都会给一些传统企业带来阵痛,甚至增加传统产业的成本,这确实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碳中和巨大的正面作用,发挥我国一系列的低碳产业竞争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放弃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再发挥我国数字经济大国的优势,发挥绿色能源制造的经济效益,做好能源转型,也会使能源的单位成本下降。

能源企业转型的机会有哪些呢? 妙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涂鉴彧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能源企业转型赛道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能源科技的运用,将科技应用到从开采、输送到储存、使用的整个能源链条上,这会为企业带来更多新的变化。第二个是企业内部能效的提高,企业通过增加一些更高能效的设备,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效;第三个是降低污染以及变废为宝,这些都是能源企业潜在的机会。

清洁能源为主要突破口

一些传统煤企开始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发展,以阳煤集团为例,去年该集团已整体更名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华阳集团”),专攻新材料产业,如此规模之大的国有传统能源企业整体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在全世界尚属首例。

华阳集团利用无烟煤作为前驱体,布局年产各2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生产线,后续延伸钠离子电芯全产业链,建设全国最大的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在物理储能方面,华阳集团加快推进飞轮储能技术应用,规划2000套飞轮储能系统,打造全国最大的飞轮储能生产基地,目前阳泉一期200套生产基地已正式建成,并创新开发“光伏+飞轮+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在碳基新材料产业方面,华阳集团布局BDO、PBAT可降解塑料及终端制品,下游延伸发展尼纶、氨纶、腈纶等功能性纤维,打造了“煤-碳-丝-料-终端”全产业链。

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能源革命不是革煤炭人的命,而是煤炭人要革命。几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资源性地区、能源型企业率先转型蹚新路,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瞄准‘研发尾部、量产首部’,推动前瞻性、引领性应用技术和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落地,必须充分挖掘煤炭资源价值,聚焦新材料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把煤炭原料优势转变为材料优势、先发优势、创新优势。”

部分钢铁企业也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图。今年1月,全球最大钢企中国宝武宣布了碳减排目标: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中国宝武表示,将以科技创新打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优化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环保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布局氢能产业,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不断提高炉窑热效率、深挖余能回收潜力,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严控能源消耗总量。

另外,在新能源领域,许多传统企业纷纷加入新的赛道。尤其是太阳能和氢能领域,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今年上半年,光伏巨头隆基股份高调宣布进入氢能领域,阳光电源、宝丰能源、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纷纷入局,从新能源企业到传统能源企业,氢能队伍越来越壮大。

近期,又有一批企业闯入光伏领域,包括河南老牌能源企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由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3家煤企联合重组的晋能控股集团等,将光伏开发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水泥巨头塔牌集团近期也斥资13亿布局光伏项目,意图促进清洁生产,低碳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涂鉴彧分析,能源企业转型的核心是科技投入。碳转型的手段有很多,包括购买碳汇、减产等,但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要靠科技的力量,降低自身生产所带来的碳排放。减碳各个环节的科技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这是一波工业革命带动的科技革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减碳行动。

祁海珅表示,降低传统能源替代为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在双碳目标进程中,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的电力行业将迎来最大的变革,何况我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多个新能源产业都具有成本优势、自然资源禀赋明显、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新型储能技术、电动车V2G电网反向送电技术的加速产业化,“光伏+风电+储能+充电”风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也会衍生出更多商业模式和产业机会,促进多能互补、协同能源互联的新型电力能源系统的快速实现。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