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习惯了领跑的上汽,如何跑赢全新赛道?

作者: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6-27 19:07:04

摘要: “在面向新赛道的进程中,上汽集团最大的改变不仅是产品技术的改变,更是市场意识、用户思维的转变,尤其是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更需要打开窗让用户的阳光照进来,真正实现价值优化及股东回报。”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的表态颇有深意。习惯了领跑的上汽,正在积极热身以适应全新的赛道。

习惯了领跑的上汽,如何跑赢全新赛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当“转型”成为众多车企逃不开的话题,体量巨大的上汽又该如何破局?两周前,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发布全新企业Logo,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暗含了上汽加速转型以应对行业新趋势的决心。“上汽在转变,我们正在全力进入新赛道,从观念上、从理念上,包括今后从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上,都要转向用户,全面面向用户,”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同时表示,要在“十四五”期间,“使上汽成为全新的上汽”。

无疑,转型为“用户型高科技公司”成为了上汽最核心的战略目标。6月25日,借助上汽《智咖汇》媒体沟通平台,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对上汽这一全新理念做了深入解读。

“用户为本”首当其冲

祖似杰将上汽全新的价值观提炼为三句话:用户为本、伙伴共进、创新致远。在他看来,这其中“用户为本”是上汽转型中最为核心的一点。

“过去上汽是To B的企业,在上海通用成立时,把4S店的模型和理念从美国引进过来,这些年4S店遍地开花,它在汽车工业发展阶段起了很大作用。但到了这个阶段,它要发生改变了。对上汽来说,我们要从一个To B的企业转化为一个To C的企业,让我们能够在全生命周期与客户直接接触,向To C的能力转变,这也是我们自身非常大的创新。”祖似杰表示,“这个理念已经在上汽深入贯彻了下去,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够,这是我们需要深刻反省,切实做到的一点。”

在祖似杰看来,要真正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打造汽车企业To C能力,就必须实现从造车、卖车、用车、车生活等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从用户运营中获得实时的高频数据,然后再将数据反馈到各个业务主体,形成闭环,创造价值。目前,上汽以智己汽车为突破口,正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今年4月,智己汽车正式启动CSOP用户数据权益计划,通过零知识证明、差分隐私、数据库防火墙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在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与用户共享行车数据所创造的价值。首批3000位天使轮用户在车辆交付后,每年正常行驶超过5000公里,所产生的数据权益将可选择用于兑换下一代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全新智驾系统正式上市一年后,智己汽车就将为天使轮用户提供原厂软硬件全面一体化升级。正常行驶三年以后,用户可以利用数据权益升级下一代高阶能量电池,将续航里程轻松扩展到800公里以上。股权结构方面,上汽出资54亿元,持股54%,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各出资18亿元,分别持股 18%,员工与用户则持有另外10%的股份,其中5.1%为ESOP(核心员工持股平台),4.9%为 CSOP(用户权益平台)。

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上汽商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旗下企业也在利用自身加快投放电动智能网联新产品的契机,积极推进商业模式、营销体系变革,进一步强化“用户触达”。

分拆上市激发活力

在转型这条路上,上汽除了理念的转变,还开始了一系列机制体制的改革。上汽旗下有14家科创型公司,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捷氢科技、高清地图企业中海庭、联创电子计划在三年内陆续完成分拆上市。据了解,上汽还计划对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五大中心,实行公司化、实体化运作,并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

推动旗下科创型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上汽早已筹划已久。上汽集团在2020年年报中就表示,要“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混改,股权结构更加多元”,“持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市场化融资和分拆上市,培育若干行业‘独角兽’”。据祖似杰透露,捷氢科技目前已好准备,将优先考虑科创板。另外,中海庭已完成混改,今年内将开启社会融资,联创电子也即将进入混改阶段。作为上汽主要布局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捷氢科技,掌握了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以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储氢系统为核心产品,此前已经率先搭载在上汽大通 MAXUS EUNIQ 7多用途车上。上汽在去年非常清晰地提出了氢能战略,希望在2025年前发布十款燃料电池整车,捷氢科技实现百亿市值,上汽建立千人研发团队、推广万辆级整车,同时覆盖多车型。

“上汽旗下现在有14家科创型公司,就是要重新塑造上汽的竞争力。”祖似杰表示,“让创新的树苗从一开始就根植于市场的土壤,真正面向真实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需要。”不仅如此,上汽内部的用人机制也开始全面改革。

据了解,目前上汽集团干部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可浮动的激励薪酬,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干部将被“末位淘汰”。上汽还突破“为我所有”的传统人才引进模式,运用项目制、首席顾问等合作新模式,吸引更多的跨界领军人才,旨在实现对外脑的“为我所用”,共建开放合作的新型朋友圈。

一车千面“灵魂”至上

“如果汽车企业不能自主掌握灵魂,只能沦为没有灵魂的躯壳。”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彼时的一席话,道出了当下部分车企所面临的尴尬。“一个企业不可能样样都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软件能力是全栈式解决方案的核心,必须有所作为。我们正在开发新一带中央计算+域控的电子架构,通过SOA软件平台打通各域和云端实现跨越融合的智能化产品,这是经过车辆持续升级进化的根本保证。”

据悉,上汽正在开发的SOA软件平台,致力于打造成为汽车行业的“安卓”。“一方面,通过对车辆软硬件解耦,SOA软件平台可以把硬件抽象为可调用的公共原子服务,像搭乐高一样,实现软件服务功能的个性化自由组合;另一方面, SOA开发者平台将能够为不同水平的开发者提供专属开发环境和工具,为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拥有海量应用软件、千人千面体验、贴心入微服务的‘软件汽车’提供重要条件。”祖似杰介绍。

“过去很长时间里是千车一面,买的车都是标准车,而且过去大家愿意买标准车,因为那时是稀缺经济。但现在大家买一辆车可能还不满足,希望这个车能够千变万化,所以我们到了‘一车千面’的时代,怎样实现一车千面?更多是在软件上,所以通过SOA的打造,我们希望一辆车能实现‘一车千面’的新时代。”

据了解,目前的SOA平台总计开放了车端服务超过680项,云端服务980项,人工智能框架260项,而且还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阿里、腾讯、京东、OPPO等企业的合作,把他们的东西都放在了里面,希望能够创造出中国人特有的东西。因为中国人讲中国生活场景,我们能够超越美国、超越欧洲,这些场景一定是有文化需求的。”祖似杰表示。

“在面向新赛道的进程中,上汽集团最大的改变不仅是产品技术的改变,更是市场意识、用户思维的转变,尤其是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更需要打开窗让用户的阳光照进来,真正实现价值优化及股东回报。” 在上汽2021资本市场沟通会上,王晓秋的表态颇有深意。可以看到,习惯了领跑的上汽,正在积极热身以适应全新的赛道。

责任编辑:于建平 主编:王大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