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向前:向善而生,终遇美好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21 19:51:54

摘要: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的创始人谢向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盼盼是一名失能失智的患者,由于家里特别困难,加之其爸爸是名盲人和言语障碍者,妈妈离家,为此,今年2月份被家人送到这里,食宿一切费用全免。

谢向前:向善而生,终遇美好

谢向前(中)和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的残友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长沙报道

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长沙闷热的天气得到了些许的缓解。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最南端的莲花山村上善助残服务中心里,14岁的盼盼正在水龙头旁边洗着衣服,简单的揉搓之后,湿漉漉的衣服便被她直接挂到了晾衣绳上,然后,盼盼叉着腰,笑呵呵地欣赏起自己的劳动成果。

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的创始人谢向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盼盼是一名失能失智的患者,由于家里特别困难,加之其爸爸是名盲人和言语障碍者,妈妈离家,为此,今年2月份被家人送到这里,食宿一切费用全免。

2.jpg

盼盼在水龙头前洗衣服

据记者了解,盼盼最初到这里时,既不与人沟通,也没有任何的生活自理能力。2月至今,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意锻炼她的自理能力,如今,洗衣、洗澡、打饭等行为都已可以自主完成,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其实,谢向前本人也是一名三级肢体残障者,他深深懂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为此,中心从2014年成立至今,已开展残障帮扶活动700余次,精准帮扶5000余人,为30余名残疾人士提供长期托养服务,对300余户残障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为5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用双手为残疾人撑起一片蓝天。

向善是一种信念,它会指引人们穿越黑暗的方向,纵使道路崎岖却依然心中有光。

转角遇到“大我”

2013年,对于谢向前来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那一年,他43岁。

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谢向前全身百分之六十的面积重度烧伤。祸不单行,在他治疗期间,他的父亲也因烫伤住院,家中的两个顶梁柱瞬间倒塌。

四个月后,谢向前出院了。然而,由于手、脚功能下降,他四处寻求打工机会无果,他一次又一次深刻感受到残疾人再就业的无比的艰辛和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他坚信身体上的残疾并不会将他打倒,为此,他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谢向前发现,像他一样甚至更严重的残疾人何止他一个,像他一样的处于再就业的巨大困难和生活的窘境的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不能只局限于为自己考虑,应该放宽眼界,最好是为他们这个群体找到一个谋生的法子,在他心中逐渐形成了为残疾人服务、通过救人而自救的“大我”。

谢向前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岳麓区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并且得到了支持。2014年7月,在未向政府、社会伸手要救济、救助的情况下,谢向前通过省、市、区残联及各级部门的鼓励和指导,凭借一己之力,自筹数万元资金,成立了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那时,距离他出院只有9个月的时间。

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成立后,谢向前不断奔走于长沙市内各个爱心企业,寻求多元合作的机会。中心通过承接图书包装、手提袋制作、电子元件、印刷厂的印刷品后期加工等业务,满足了部分残障人士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实现了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以上。

当中心逐步走上正轨,谢向前又发现农村中还有部分残障人士及其家属没有机会外出就业的问题,通过走访调研了周边残障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需求后,谢向前在2016年3月,创办了长沙市岳麓区高觉田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残障人士提供日间照料及定期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促进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中心也为就业的残疾人士及其家属提供就业平台,采用计件付酬的方式,让他们通过简单手工劳动获得经济收入,为家庭减轻负担,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2017年,谢向前与其智囊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共同打造“农村残友家庭团结经济互助计划”用于帮助无法外出的残障家庭增收,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心通过流转周边土地建立了罗汉果种植帮扶基地,同时,为残障家庭免费发放爱心鸡苗,并邀请专家上门教授种养殖技术,帮助残障家庭进行科学有效的走地鸡养殖,从而达到为每户家庭多增加3000元收入的目的。

“上善于心,厚德于人”

“上善于心,厚德于人”,这是谢向前助残扶贫的初心和动力,然而,助残的前提是要解决助残服务中心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2018年,为进一步解决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同时增加中心的资金来源,谢向前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开设了以土地认领、农耕生活体验、莲藕种植、荷花鱼养殖及走地鸡饲养为主的“同心农场”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就在那一年,上善助残服务中心首次达到了收支平衡。

3.jpg

谢向前和他的同心农场

“农场最初的名字叫‘开心农场’,不过,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同心协力,农场才能办好,大家才能做到真的开心。”谢向前说,如今,农场的150块地均被认领,每块地每年的收入就有800元,而这些地都是由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的残友们自己打理,并且会由此获得相应的报酬。

记者在同心农场采访时,恰逢几位残疾人正在给豆角秧搭架子,38岁的谢惠清便是其中一位。由于左臂的二级残疾,谢惠清用右手和牙齿对豆角架进行捆绑,动作十分娴熟,几秒之间便完成了选绳、捆绑、系扣等一系列的动作。

据记者了解,谢惠清的手臂为早年间在印刷厂上班意外致残,此后,他一直找不到生活的方向,这让懂事的儿子非常担忧。如今的谢惠清,吃苦、肯干,他的精神不光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让孩子备受鼓舞。

上善助残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改善了残障群体的生活状况,为残疾人营造友好的社会环境。不过,谢向前意识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社会上架起残健融合桥梁,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群体,共同投身到伟大的助残事业中来。

据统计,上善助残中心自成立来,累计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500多场,活动参与人数多达30000人次;通过实践活动,大家在残疾人身上学习到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笑对人生的顽强品质。

而这部分实践,同样给中心带来了些许的收入。据记者了解,实践活动针对每个人进行适当的收费,2018年免费,2019年每人收取20元,直到今年,每人的费用涨到了50元。

此外,为了让农村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中心通过积极整合社会各界爱心资源,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还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济困等社会融合活动,其中包括:“残疾人集体婚礼”、“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全国肢残日主题活动”以及“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等。

一路走来,在谢向前积极热情号召下和残友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志愿者队伍,每次外出活动,他们不计得失,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用行动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