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乡村振兴绝不是大搞房地产开发!城乡融合应从全盘考虑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27 23:45:17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也认为,之所以现在要提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是因为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是存在问题的,仅通过城市化是无法很好解决的。在未来中央对经济发展大规划的前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领域。

乡村振兴绝不是大搞房地产开发!城乡融合应从全盘考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发现,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社会资本、社会各界对投资乡村振兴的热情十分高涨,各种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迅速崛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些投资取得了成果,也有很多并不成功。

“不成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普遍适用的投资原则或投资模式。过去投资失败的项目大都有房地产开发的倾向,只重视把城市开发的模式复制到农村,在空间选择上也有所不当。总而言之,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好城乡融合这篇大文章。”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秦虹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也认为,之所以现在要提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是因为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是存在问题的,仅通过城市化是无法很好解决的。在未来中央对经济发展大规划的前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投资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领域。

须加强顶层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融合发展见实效,把县域作为城乡发展的重要的切入点。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乡村,必须以城带乡、走城乡发展之路,城乡融合的主战场应该在县域,遵循基本规律,让农民变市民,靠城市带农村。”秦虹对此表示。

在秦虹看来,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富裕富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按照2019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

不过,城乡融合发展,仅靠房地产是行不通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指出,未来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的分布,来优化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优化村庄的布局。同时,城乡融合一定要强调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的流动,要加快推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秦虹也认为,要按城市生活标准来配套提供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危险废物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等。同时,无论是农村进城的人还是城市到郊区消费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城市一样的医疗、教育、商业、文化等和城市生活相关的服务。

从市场需求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投资机遇众多,就地就近城镇化的空间仍大。近年来,返乡创业势头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增多,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城市居民城郊居住或旅游,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就地就业仍大有可为。

不过,城乡融合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比如对土地的重新规划和综合整治,空间重塑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城市居住环境提供了用地空间;农村地区的生产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是城乡融合的难点和重点;将传统的农村农业做出新文章,不仅需要导入各种要素,还需要创新组织方式。

对此,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2020年5月,发改委发布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4大领域、17项建设任务,120个示范县及县级市试点,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发力。

从土地政策来看,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发改委今年也提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指导意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地上房屋。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也指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是长期性的,不能急于求成,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的过程中要稳步推进。

仍存难题

当前,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挑战。

比如,城乡融合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是非常不均衡的。广大的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远离大城市的远郊农村如何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在秦虹看来,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居民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科学制定全域发展的规划。规划实施主体需要对乡村、产业、民生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判,准确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资源。

“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两头占地的问题特别突出,并且随着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用地还会增加,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闲置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在城乡融合大的政策框架下我们要妥当解决这个问题。”独立经济学家李铁表示。

事实上,乡村用地的土地性质使其在流通过程中面临着较多难题,实际过程中很多政策尚未落地,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城乡发展的难题。

资金平衡也需要注意。城乡融合需要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进行全盘考虑,涉及土地整治、居民安置、环境修复、产业导入等,需要大量稳定资金,特别是低成本、长周期大批量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挑战。另外,城乡融合投资周期较长,短期很难盈利,这对投资团队和地方政府都是极大的考验。

最重要的是,多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环境一般,可利用的资源有限,产业发展深度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够,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城乡融合发展存在较大难度。

“城市群、大都市区、大城市的郊区,这些地区有条件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央已经明确把县域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打造城乡发展的共同体。”魏后凯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毛振华看来,目前县城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等设施高度集中于县城,下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工作,应该层层推进,大力发展县城。

“国家应该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因地制宜出台政策,而非单纯强调全面开花,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浪费。要把县城经济巩固好、融合好,进而成为城乡融合的堡垒。”毛振华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