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报告称中国本土经济学遭受攻击:有些攻击远超学术争论范畴

作者:帅可聪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20 15:00:51

摘要: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获得诺奖的学者中,因货币理论获奖的只有一个,而在财税领域尚无人获奖,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可以大有所为。

报告称中国本土经济学遭受攻击:有些攻击远超学术争论范畴

图为本次论坛发起人北京海归协会经济学家&金融家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高连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帅可聪 陈锋 北京报道

4月18日,中国首个以聚焦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金融学创新主题的学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及北京高校的多位经济学者,围绕中国原创经济学研究成果、“世界经济学何时迎来‘中国时代’”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会上还发布了首份《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金融学发展报告》(下称《报告》)。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崛起,现有的西方经济学已经很难再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各国的政府债务,中国经济发展不能步西方国家的老路,需要中国原创经济学去指导自身的发展。

北京海归协会经济学家&金融家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高连奎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学创新应该在经济停滞的地方进行创新而非在经济学停滞的地方进行创新,只有在经济停滞的地方创新才可以创造出能够改变世界的理论,而经济学停滞的地方大部分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命题,是人类以前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当下。

高连奎认为,当前人类最大的危机还是来源于货币与财税领域,中国学者应该在此方向创新。目前世界上八十多个获得诺奖的学者中,因货币理论获奖的只有一个,而在财税领域尚无人获奖,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可以大有所为。

根据《报告》,中国本土经济学创新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程恩富提出海派经济学,但真正迎来高潮是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林毅夫教授提出新结构经济学之后,2012—2020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新结构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新财税经济学、新市场财政学、马克思主义中观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资产相对论等本土经济学理论相继崛起。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这些本土经济理论还没有被世界接纳,甚至在中国本土还受到信奉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学者的攻击,而且有些攻击远超出学术争论的范畴。但不管怎样,在中国,致力于本土经济学创新的学者已经在经济学界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本土原创经济学创新的崛起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广泛的实践之上,但绝不是总结出几条中国发展经验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中国与全球的经济实线的基础上创新出一套理论体系,然后再用这些理论去引领世界的发展。”《报告》表示。

《报告》同时认为,历史上的经济学大部分经济学派都是传到第二代时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德国的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中国原创经济学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甚至处于萌芽阶段,其产生巨大影响力,还需要长时间的完善与推广。

《报告》呼吁政府应该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支持中国原创思想的创新,将中国原创经济学思想纳入社科基金的支持范围,纳入学生学习和教学考核之中,这样中国本土经济学才可以尽快成熟,世界经济学的中国时代也才可以尽早到来。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