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球队尝鲜冬奥冰场 五棵松远程发布厅实现记者教练“隔空对话”

作者: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发布时间:2021-04-06 15:51:42

摘要:4月2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继续进行,五棵松体育中心迎来了首场“模拟考”。

4月2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继续进行,五棵松体育中心迎来了首场“模拟考”。改造后的“可转换冰场”、创新技术的远程发布厅、无人混采和5G云转播技术……场馆内多个新变化给在场的队员和媒体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少年球队尝鲜冬奥冰场

改造后的五棵松体育中心将原有尺寸为30米×60米的冰场改成了适应北京冬奥会要求的26米×60米冰场。改造完成后,场馆拥有30x60米和26x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冰的面积缩小了,比赛的节奏也明显变快。北京市男子青少年冰球一队的队员马思成说,“场地小了,就要求大家比较集中,所以对个人能力要求就会变高。比如,控球的技术、打门的准度等。”

5.jpg
北京市男子青少年冰球一队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训练(图 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

除了场地的大小,冰面、板墙等各个细节也都按照冬奥会的标准设置,更衣室里球杆架、盛放饮用水的冰箱、手套烘干架、淋浴间等各种设施齐全。北京市男子青少年冰球队的小队员们一上冰就对细腻平滑的冰面赞不绝口,直呼“这冰面,我爱了!”马思成说,“虽然我不懂制冰,但从滑行的顺畅度看,感觉这次的制冰技术应该更先进一点,还有板墙也比我们平时的板墙要柔软很多,会更舒服一点。”

这支北京青少年冰球队以2003-2006年出生的小队员为主,能够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比赛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当选本场最佳运动员的李明诜昊是队伍的副队长,从3岁开始就在北京学习冰球的他感受到了这座“双奥之城”的冰球氛围日渐浓厚。

“我刚练冰球的时候,北京练冰球的人还不是很多,想去约冰时都很难;到了前年,我家对面的小吃摊位也变成了冰场,每天出门都可以看到冰场,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明年,中国冰球可以参加北京冬奥会,我感受到了一种动力。今天入场的时候,在北京冬奥会冰球场馆的上空能响起我的名字,我特别骄傲。” 李明诜昊说。

远程发布厅初体验,记者教练“隔空对话”

除了竞赛组织,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是成功举办测试活动,完成各项测试任务的前提。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当天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也以一种“隔空对话”的方式进行。

教练员、运动员与记者分处两个空间,通过远程新闻发布厅系统接入实现互动交流,同时还可借助云转播技术将相关的采访同步在云端存储、制作、分发。

北京青少一队的主教练金太日通过远程发布厅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感受,“和记者的对话、视频都非常清晰,我这边都很清楚。这种形式我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是很必要的,保证了大家的安全。”

6.jpg
北京青少一队主教练金太日通过远程发布厅接受记者采访 (图 徐思佳)

除了远程发布会,在混采区也有一块特别的区域,运动员可以在这里接受“无人采访”。据了解,这种远程无人混合采访是基于云转播系统为服务冬奥而衍生出的新场景。区别于传统赛后混采区多个媒体的聚集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完全将记者和运动员隔离,在现场只提供视频采集设备和视频展示屏幕,运动员只需通过系统接受远程记者的访问,让运动员和记者在无人的情况下体验到“有人”的效果。

7.jpg
五棵松体育中心内的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区(图 徐思佳)

远程无人混合采访保证了运动员和记者之间的采访实时传输,规避记者与运动员接触感染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因国际赛事周转造成的时间和财力的开销。

科技冬奥成果尽显,五大创新项目投入使用

据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主任陈双介绍,本次测试活动期间,将有智能体温计、物流机器人、云转播技术、“子弹时间”和“自由视角”五个创新科技项目在五棵松体育中心投入使用。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的后台,记者来到了云转播技术的操控间,一排整齐排列的电脑实时转播着赛场、混采区、发布厅等场景的画面。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云转播技术是对传统转播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通过云的能力,把传统必须集中到一个场景的转播拆解成了三个环节,一是前端信号采集,二是云端信号传输,三是导播制作环节,创新地改变了转播工作方式,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提供低成本、专业级超高清视频转播服务的业务平台。

8.jpg
五棵松体育中心后台的云转播操控间 (图 徐思佳)

传统的转播方式虽然成熟、高效,但转播系统和人员只能到现场进行制作,投入大、成本高、周期较长、资源难以复用。云转播的优点是摄像机采集节目灵活,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专业级要求。

据了解,此次为五棵松体育中心提供云转播服务的团队此前已经为世界慕课大会、丰台融媒和冬博会北京冬奥组委展台等多个场景提供过云转播服务。(文/徐思佳)

编辑:程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