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金属铜现货调查:上游热下游冷

作者:叶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22 22:00:36

摘要:金属铜现货调查:上游热下游冷

    本报实习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铜价还会上涨吗?该下跌了吧,再涨上去都快受不了了。现在的价格终于回到59550的价位,我要多备点货。”一位姓王的加工商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自2009年以来,国际铜价涨幅超过146%,中国进口依然维持强劲态势。与此同时,国内和海外交易所的铜库存也在迅速增加,铜价走高对现货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回顾过去的一年,对于铜价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价格发生下跌之时,大多数现货商都抱有一线希望,期望着铜价跌得更低一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金属铜的现货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上游具有采矿权的矿商及进行金属铜进出口贸易的贸易商;另一类是处于下游的加工类厂商。一般上游的供应商所具有的话语权要强于下游生产商。他们善于把握价格走势,低吸高抛,从中赚取差价。而对于下游的加工厂商来说,由于自身实力较弱,只能听之任之使自己陷于被动之中。

    难以承受的铜价
    浙江新华电缆有限公司王先生认为,目前国内的加工商普遍买涨不买跌。中小型加工商都是按订单的数量来购买现货铜,一旦订单数下降了,就减少采购的数量。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弱,若把过多的铜存于库房中,占用的资金较大,就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即使有存储,也是通过小部分资金的占用,到供货商那订货,把铜存于供货商的仓库里,或者通过国外进口,通过海路输送,海路运输存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也可以作为储铜的一种方式,真正把铜存于自己仓库里的做法比较少。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存储铜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
    另外,现在市场上价格高于现货电子交易的价格,目前的现货市场上的实物交易价是在59000左右,高于电子交易价600-700元左右,主要原因是市场铜资源的供应量少及市场买涨不买跌的情绪推动。对于市场的变化,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其他的无计可施。
    一位从事铜加工的刘女士表示,面对高昂的铜价,厂里面依然要为春节后的生产做准备。因为订单都是年前下来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为春节后的生产备货。而且,在年前备货的直接原因是1至5月份是铜季节性消费旺季。因此,现在即使价格再高也得购买。但是,铜价的进一步上涨意味着我们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由于进货的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生产成本不降反升。面对最终消费者,我们又不能坐地涨价。因为产成品价格的上涨直接会导致订单的减少。这种状况使我们处于两难境地。
    据君昊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由于国外铜价居高不下,公司很难购买到合适的价位。很多外销型的铜制品加工厂都处于停工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欧美经济体尚未真正恢复,国外订单无增反降导致很多企业停工。而相对于内销型的加工企业,日子稍微好过些。面对目前的市场态势,铜的储备是各个企业所必需的,只不过是量的多少问题。我们公司现在也是以下游企业的订单来进行货物的配给。如果铜价真的上升的太高,我们只能暂停进货。整个行业内的氛围不是很理想,整体需求没有金融危机前需求大。

    市场做多氛围依然浓厚
    “我认为央行适当的调整是正确的,沪铜前期上涨的太快了。最高点达到了63450左右,若再不调整一下,是有危险的。这两天的走势就趋于正常了,预计到年底都会是这种反复震荡的走势。这段时间,我会采取逢低做多的方式,希望沪铜能突破阻力位,到时候能赚一笔。”活跃于期货市场的李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西南期货研究部贾铮告诉记者,周三央行出台政策停止1月剩余时间的新增信贷、央行加息预期及1年期央票利率本周又升逾8个基点,使商品市场的价格急速下挫。原本认为经过两周的调整,沪铜会逐步消化央行紧缩政策的不利影响,步入震荡向上的态势,现在只能静待政策的变动。然而,相对于锌、铝、铅等金属产品来说,铜的走势较坚挺。虽然近期受政策层面的影响较大,但基本面还是看好的。由于受沪铜与伦铜之间的溢价再次扩大影响,沪铜主力合约较伦铜溢价略高于100美元,有利于铜进口,助长于投机基金的继续流入。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有更多铜将运往中国,按照历史经验至少将持续至4月份。另外,临近年关,各家电企业的订单上升,对铜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扩大。
    东证期货高级分析师应昊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沪铜1005主力合约持仓量共39万手,比上周增加了4万手。伦铜受中国紧缩银根、欧元区希腊债务危机的恶化及奥巴马发表采取措施限制商业银行规模的讲话,使伦铜价格创近期低点,其持仓量比上周下降2万手。他认为,市场遭受了剧烈的震荡,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较乐观的。从另一方面也能说明通胀预期的到来,国家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挤走市场投机者,使商品价格能更趋于理性。因此,一旦市场消化了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商品价格还是能回到上行的通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