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探索中日韩合作新路径  RCEP解锁中国1.4万亿美元新机遇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3-15 11:07:39

摘要:在他看来,RCEP是我国入世20年来又一次全局性贸易开放,我国1/3的对外贸易将实现自由化,涵盖贸易额将达到1.4万亿美元,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探索中日韩合作新路径  RCEP解锁中国1.4万亿美元新机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开始调整全球化的布局。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表示,这是我国首张国际协定中的负面清单,是我国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RCEP正顺应这样的潮流。”王孝松表示。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宏观论坛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看来,RCEP签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破解了美国以贸易战为先导、以冷战为终局的大同盟。RCEP加上中国和欧洲的投资协定,反映了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思路。此外,之前长期停滞的中日韩协定在RCEP框架下,基本上解决了原来和中日韩没有谈成的主体内容,这也是一个突破。

未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帮助中国继续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中美贸易的谈判和博弈中获得更多的主动。不过,毛振华也警告,应当警惕美国带来的干扰。

RCEP的中国机会

我国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王孝松看来,签署RCEP后,我国在自贸区扩围、提质和增效方面都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东亚是世界上国际贸易和生产网络最为活跃、最为发达的区域,RCEP将显著提升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

据了解,在世界上大多数的自贸协定中,商品从A国进入到B国,需要达到在A国的增值标准或生产要求,认定是A国原产货物,才能享受B国的优惠税。RCEP则不一样,商品从A进入B可以用协定中多个缔约方的中间品,只要是RCEP的成员国,其所采购的中间品,达到所要求的增值或生产要求,A国到B国零关税的门槛就可以明显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15个国家中,中国、日本历年来的贸易体量极大,但两国之间一直没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王孝松介绍,过去想在东盟“10+3”框架下签订,但因为中日两国均是重要经济体,利益协调较难,所以几乎没有实质进展。但在RCEP的框架下,中国和日本谈成了合作,这对中日经贸往来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中方开放承诺达到了已有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承诺服务部门数量在入世承诺约100个部门的基础上新增开放22个部门,提高37个部门的承诺水平。RCEP形成了统一的规则体系,将显著提升投资政策的透明度,良好的制度环境也将进一步吸引区域外的投资。”王孝松表示。

在他看来,RCEP是我国入世20年来又一次全局性贸易开放,我国1/3的对外贸易将实现自由化,涵盖贸易额将达到1.4万亿美元,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比如,农业是世界各国开放的敏感领域,以往的合作中,这都是难啃的骨头。但在RCEP的框架之下,农业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中日之间首次达成了农产品关税减让的安排,中韩之间、中国和东盟之间在一些农产品上做出了超越现有双边自贸协定的开放承诺。

事实上,RCEP成员在农业产业链上的互补性较强,比如澳、新是农产品原料商;日韩既是农产品消费的大市场,也是高端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强国;中国、东盟人口多,农业体量大,农产品进出两旺,是全球极具潜力和活力的农产品大市场。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多赢。

同时,汽车行业也面临重要机遇。近十年来,亚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汽车市场,特别是东南亚的市场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RCEP实施后,我国对大约65%的汽车零部件给予了零关税待遇,占约90%的贸易量。这些零部件现有的税率是6%-10%,关税降低会极大地整合东亚地区汽车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效地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释放中国汽车企业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

从服务贸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相对滞后,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往往是逆差。在RCEP的项目下,各国均在服务领域做出了远超各自“10+1”自贸协定的承诺,开放水平整体达到了各国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金融业也将受益于货物贸易、投资增长等,可以预见,外贸型保险和投融资等供应链金融需求将有所增长。一个亮点是,我国将近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成果纳入了RCEP,以法律的形式对外做出承诺。在王孝松看来,这将再次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程度。

将知识产权等纳入保护范围

RCEP带来的利好,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和以前自贸协定相比,RCEP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包含东盟十国、澳大利亚、中日韩、新西兰等国。从2019年数据来看,这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到了22.7亿;GDP达到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5.2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约30%左右。

“RCEP和中欧投资协议都是围绕着大方向去做的,通过进一步开放,把国内市场潜力拿出来,使得外资和全球企业继续愿意投资中国,建设产业链,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继续在中国集聚的效应。”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认为,加入RCEP是我国进一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利促进因素,有助于我国实现“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草案中的规划,保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核心环节留在国内,有助于加强我国区域性产业链的稳定性。

不过,王孝松也提醒,一定要将知识产权、著作权、地理标志、专利等等纳入保护范围,在电子商务领域,也要落实好关于电子认证和签名、在线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跨境电子方式信息传输等条款。

同时,他建议,地方政府应提前谋划, 找准RCEP给本地区和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变化的认识,提升本地区内可能面临风险的产业及产品竞争力,必要的时候,探索对相关产业提供补偿。

毛振华也表示,即便进入到实施阶段,对RCEP的协定也应有一个观察,因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