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资产“翘翘板”:房地产业占比持续下降 股票资产攀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3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了2020年四季度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比2019年4季度末减少1.12万亿元,比2017年4季度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这是自2017年4季度以来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12个季度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资产规模逐步回落,信托行业净利润增速已出现连续两年下滑。数据显示,2020年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微增,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19.79%。2019年,信托行业净利润增速为-0.65%。
“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背后,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从长期来看,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表示。
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
2020年年初监管部门制定了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的指标。
随着数据的披露,在严监管环境下,2020年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回落,融资类信托压缩接近1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0年3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5.95万亿元,环比2季度末减少4966.43亿元;4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余额为4.86万亿元,环比3季度末减少10916.31亿元。3季度和4季度的两个季度合计压降15882.74亿元,减去2020年1季度和2季度新增融资类信托6135.89亿元,全年共压降0.97万亿,基本完成2020年年初指标。
除了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外,近三年来,事务管理类信托也不断被压降。具体来看,2018年压降2.4万亿元,2019年压降2.6万亿元,2020年压降1.46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融资类信托资产分别为6.18万亿元和6.45万亿元,环比分别增加3458.31亿元和2677.58亿元,占比分别为28.97%和30.29%。”殷醒民指出。
对此,2020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压降违法违规严重、投向不合规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在2021年2月7日召开的2021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人士明确表示,2021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继续压降信托通道业务规模,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加大对表内外风险资产的处置。
殷醒民表示,压降的事务管理类中的绝大多数是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事务管理类业务量与占比一直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多层嵌套、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
数据呈现“一降一升”
信托业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加大主动调结构力度,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微增,净利润增速则连续两年为负,2019年同比下降0.65%,2020年同比下降19.79%。
具体来看,2020年,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228.05亿元,同比2019年的1200.12亿元增长2.33%。2020年4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5.65亿元、294.86亿元、291.09亿元和386.45亿元,其中,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三季度增长32.76%,是信托公司年末业绩冲高的行业特征。
净利润方面,2020年,信托业利润为583.18亿元,同比2019年727.05亿元下降19.79%,减少143.87亿元。分季度利润看,2020年4个季度利润分别为166.1亿元、174.92亿元、144.87亿元和97.29亿元,2020年四季度利润为4个季度的“垫底”。
“第四季度经营收入为386.45亿元,比前三个季度高得多,第四季度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信托公司增加了应对可能风险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 殷醒民分析到。
此外,截至2020年末,68家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收入为864.48亿元,同比增长3.68%。68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为8248.36亿元,同比增长7.44%。
从资金信托在五大领域占比来看,2020年四季度末排序是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
对此,殷醒民认为,2020年四个季度末的数据呈现“一降一升”的显著特征:房地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四季度趋稳;证券市场的信托资产占比呈现增长态势,1季度占比为10.97%,4季度占比则上升到13.87%。
“要指出的是,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信托公司能否真正为受益人带来利益,要取决于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其中包括对国内外经济、产业与企业发展的把握能力。因此,信托公司如何充分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通过增加权益类信托产品为受益人带来盈利是一个新的课题。” 殷醒民补充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