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破解残疾人就业难,常州“小康车间”的故事

作者:贾谨嫣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1-22 22:31:15

摘要:经多年摸索,常州市残联已形成集中安置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四位一体”就业模式,实现残疾人就业2.8万,就业率超过62%,远超全省和国家水平。

破解残疾人就业难,常州“小康车间”的故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贾谨嫣 陈锋 北京报道

每个月,江苏省常州残联的公众号平台上都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鼓励残疾人多种渠道就业。常州市8.47万持证残疾人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有4.72万。

经多年摸索,常州市残联已形成集中安置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辅助性就业“四位一体”就业模式,实现残疾人就业2.8万,就业率超过62%,远超全省和国家水平。

创造就业机会

21岁的宋姣,幼年因高烧用药过敏导致听力残疾,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可如今她的生活里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还遍布鲜花。

从学校毕业后,她顺利应聘到一家花店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可以自食其力。这一次,母校中吴实验学校邀请她来创业基地,给同样渴望自食其力的学弟学妹们上一堂“就业课”。

掌握一技之长、就业谋生,是每位残疾学生的梦想。为给他们圆梦,中吴实验学校开设了多种与就业需求相关的实践课程,在校内开设花艺实训基地,每周一,花店技工都会针对在校生进行培训,而宋姣就是从实训基地成功应聘的就业者。

残疾人就业难,难就难在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上。为了更好地对接企业需求,校长陆轶力联合各方资源,联合兄弟学校的综合实训平台,搭建教育实训基地,把需求企业“请进来”、鼓励学生“走出去”。

常州旅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产学合作处副处长、常青藤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堵巍峰称,希望在毕业之前让他们在创业基地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尽早接触社会、跟普通人接触,这样他们的信心也就提高了。

中吴实验学校校长陆轶力认为,常青藤实训基地提供了学习和实践两个功能,以后有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也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榜样。

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破解残疾人就业难,不仅向残疾人本身提出了挑战,也向社会的包容和接纳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的温度,在于我们对于残疾人士的态度”,陆轶力期待明天一定会更好。

走进“小康车间”

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常州溧阳市残联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思路、因人施策,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小康车间”,专门吸纳残疾人就业。目前,有50多位残疾人在“小康车间”圆上了就业梦,每月工资最高达3000多元。

“小康车间”负责人徐卫飞早年因意外触碰高压电失去双臂。他一度万念俱灰,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是全家人的负担。

为了抚慰身心的痛苦,从小就热爱书法的徐卫飞开始用脚写字、用嘴写字,他吃尽苦头,却乐在其中,书法作品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正因为用脚练字的磨炼,让他找回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徐卫飞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一样思考人生、谋划未来,他积极就业、创业,开过小吃店、办过真空食品包装厂、做过数控电子产品,还经营过副食品商店等,是溧阳市残疾人创业标兵、常州市最美自强自立追梦人。

一路走来,他深深感受到残疾人就业的不易。为了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走进就业市场,2018年,徐卫飞依托溧阳市残疾人劳动项目培育中心成立了行健电子加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旋转气阀、硅胶圈、百叶窗配件等加工,录用的职工全部都是残疾人,大家形象地称之为“小康车间”。

“我自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会受到什么样的冷遇,也知道就业对残疾人的意义。”徐卫飞说,成立行健,就是为了给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在自力更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增强生活的信心。

日前,在行健电子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里,一个个员工神情专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我因为双腿残疾,很多事都做不了。”看着父母、丈夫经年累月地忙出忙进,重残人员余梅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帮不上忙,还要他们费神照顾,她做梦都想找份工作,但几十年来都没有如愿,“过去一看到我这个样子,人家根本就不考虑。”

2019年,余梅仙来到行健电子走上了就业岗位,拿着每月近2000元的工资,她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活力。

据了解,考虑到残疾人自身的特殊情况,行健电子采用灵活多样的劳动方式。出行方便、能自行上下班的,来车间直接从事加工工作。

出行不方便、不能离家的,徐卫飞就安排人把加工材料送上门,由他们在家中完成后计件结算;工作比较熟练的职工则送到合作单位,跟随单位职工一起工作。

截至目前,行健电子已与东方印务、溧阳新元、百斯福等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职工也由刚建立时的20多人增加到50多人,其中10多人是培智学校毕业生。

“平等的氛围、自由的工作方式让大家在这儿工作得很开心,不少职工家属表示自从他们来公司上班后性格都变开朗了。”徐卫飞说。

一位培智学校毕业生的妈妈倪梅仙说:“孩子情况特殊,原来都不知道毕业后怎么办,能来行健电子,我们非常高兴,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工作机会,更给孩子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渠道,也帮我们全家解决了后顾之忧,孩子在这儿上班,我们很安心。”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