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投资“突击”完成任务可期:年末呈加速态势,交通投资快速增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26 13:17:5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疫情对全国交通投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显示,今年,我国铁路投资共完成7780亿元,没有完成年初交通运输部8000亿的投资规划。
在此之前,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完成799亿元,降至6年来最低,但二季度,国铁集团调增了铁路投资计划,铁路投资迅速回升,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逆势增长,完成3258亿元,同比增长1.2%,创下7年来的历史新高。不过,三季度,铁路投资再次呈现出疲态,给年内投资任务增加了一定压力。
但在行业内人士看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往往和国铁集团有着细微的差别。当前,12月尚未结束,不少铁路线路在年底密集开通,这意味着,铁路投资仍有可能“突击”完成任务。
按照计划,明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万亿元左右,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尚在恢复中,此次会议并未设置2021年铁路投资具体计划。
年末集中开通新线
时至年末,铁路进入了爆发期。
12月26日,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时速250公里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同步上线运营,银川至西安间最快旅行时间由11小时45分大幅压缩至3小时4分。银西高铁开通后,作为全国接入线路最多、站场规模最大、站房面积最大的枢纽车站——西安北站,全站18台34线首次全部投入使用,运输效能得到全面释放。
同一天,福州至平潭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间最快35分钟可达。福平铁路自福州站引出,向东南经福州市长乐区,以桥梁跨越海坛海峡至平潭岛,线路全长88公里,为国铁I级双线客货共线铁路。
12月25日,新建渝怀铁路二线全线开通运营,首趟列车51401次列车于25日22点40分从武隆站发车,标志着历时四年新建渝怀铁路二线全线开通运营。
同样在25日,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疏港铁路开通仪式在徐州举行,标志着徐州港迈入集铁路港、公路港、内河港于一体的多式联运新格局。徐州港疏港铁路正线长度11.6公里,项目总投资13亿元,接卸区域采取“一站两场”式设计,为上海路局管内最为先进的卸车场站之一。
两天内密集开通的4条线路,只是铁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年初规划,今年,全国铁路将完成8000亿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铁路集团的工作计划中,8000亿投资并未写进规划中。
不过,国铁集团显然是将这个目标放在工作中了。由于下半年以来,铁路投资一直呈放缓趋势,前三季度、前10月增速分别为-0.3%、-2.3%;前11个月铁路投资完成6713亿元,同比减少2.0%。因此,国铁集团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确保完成铁路投资任务。
比如,10月28日,国铁集团召开机关月度例会,会议强调,11月份是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实现今年工作圆满收官的关键时期,确保完成铁路投资任务;9月19日,在国铁集团召开的“铁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暨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上,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指出,要科学有序、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作贡献。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计,预计全年投产铁路营业里程4585公里,其中高铁2416公里,新改(扩)建高速公路12713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00公里。
“可以说,2020年实现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
“十四五”投资仍将快速跑
不仅是铁路投资,按照统计,交通投资也在逆势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47亿元,公路水路25417亿元,民航1050亿元。相较来说,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增长,预计完成145.7亿吨,同比增长4.4%
“预计明年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0%左右,恢复至2019年的90%左右。”李小鹏说。
从“十三五”规划整体来看,尽管遭受到了疫情打击,但“两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实现平稳运行,实现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开工建设了川藏铁路等重大标志性工程。
“十三五”时期,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万吨级码头泊位数量等保持世界第一,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机场群建成投用,快递业务量翻了两番,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等跻身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特别是高铁制造、特大桥隧建造、离岸深水港建设等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网约车、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等超级工程建成投用,“复兴号”、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投产运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当前,高速铁路已经覆盖了近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动车组承担铁路客运量达65%。高速公路覆盖近100%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民航机场覆盖92%的地级行政区,航班正常率超过80%,通用航空加快发展。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100%。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100%建制村通邮。多层次出行体系和多节点物流网络逐步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基本实现。
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划,接下来,将继续建设交通强国,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落地见效,着力抓好重大工程,推进川藏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工程。组织指导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工程前期研究。
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推动地方深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建立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
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加强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研究开发政策性金融工具。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强运行监测,强化交通运输领域反垄断。完善港口收费政策。深化港口一体化改革,促进区域港口协同发展。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上海临港新片区航运创新政策落地。
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枢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动智能铁路、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示范应用。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深化北斗系统行业应用。持续健全自动驾驶技术和测试体系,组织开展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先导应用示范。深化基于区块链的全球航运服务网络建设。实施进口电商货物港航“畅行工程”。加强船舶远程检验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