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今年最后一期LPR利率落定 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作者:刘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21 14:40:14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2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至此,2020年最后一期LPR报价落地,该报价已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今年最后一期LPR利率落定 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2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至此,2020年最后一期LPR报价落地,该报价已连续8个月“按兵不动”。

市场对本月LPR继续保持不变早有预期,12月15日央行开展了9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利率与前期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央行规定,今年3月至8月期间,存量商业性住房贷款定价基准利率将批量转换成LPR报价。现在仅剩10天时间可以提出协商转换,贷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自主转回,或与金融机构协商决定是转为LPR还是延续固定利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指出,12月LPR报价利率维持稳定,“一是MLF利率保持稳定,反映央行认为目前利率整体保持适度;二是银行负债压力与融资成本上升,压缩净息差,银行调降LPR报价利率意愿整体不高;三是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国内实体经济融资供需两旺,经济复苏态势良好。”

连续8个月未变

自去年8月改革以来,LPR已进行17次报价。改革前,一年期LPR为4.31%。去年8月20日,一年期LPR和五年期以上LPR分别报4.25%和4.85%。

随后,一年期LPR在去年9月下调了5个基点,去年11月下调5个基点,今年2月下调10个基点,4月又下调20个基点,从今年5月至今均保持不变,相比去年8月的报价累计下调40个基点。

5年期LPR在去年8月首度公布后,在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分别下调5个基点,4月下调了10个基点,5月至今也没变过,相比去年8月的报价累计下调20个基点,从4.85%降到了4.65%。

在上半年新冠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时期,中国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MLF利率,1年期LPR和5年期LPR也分别下调。

自5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效果逐渐显现,经济恢复趋势逐渐明朗,总量宽松政策不再加码,LPR也保持稳定。

而MLF操作利率是LPR报价的主要参考基准,LPR报价与MLF利率往往联动调整,通过“逆回购-MLF-LPR”传导机制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两者一直保持同步调整。

12月15日,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95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与11月持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2月MLF利率连续9个月未做调整,国内经济“V型”反转与外部不确定性犹存是这段时间政策利率保持不动的主要原因,伴随“紧货币”进程全面告一段落,银行资金成本上行压力缓解,短期内1年期LPR报价有望保持稳定,未来一段时间企业贷款利率有望“由降到稳”。

此外,光大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如果在前期MLF利率下调的基础上,近期急于将其上调,待经济同比数据回落后又重新下调,则可能扰乱市场主体对于政策的预期,因此央行选择该策略的概率很低。而且,MLF利率的上调会给LPR以及贷款实际利率形成“涨价”压力,这与金融机构合理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大方向略有不同。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据央行披露数据,本月共计6000亿元MLF到期,尽管此次续作早在11月底就有预告,但操作规模高至9500亿元,再创单日操作最高纪录,大手笔超出市场预期。

MLF净投放超预期的同时,央行稳健政策取向未变。12月5日,央行开展7天期100亿元逆回购小量对冲,当日逆回购资金净回笼600亿元。“此举显示央行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根据市场资金面变化进行灵活调节,确保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周茂华称。

此前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据当时经济走势及货币金融环境,实施了全面降准。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是否还会降准?

王青认为,2021年1月央行再度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由于近期央行持续通过MLF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加之伴随年底前银行完成结构性存款压降任务,未来一段时间中期市场利率或将稳中有降,对央行大规模注入中长期流动性需求相应下降。此外,春节前市场资金面趋紧,央行可通过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拉长期限等其它公开市场操作对冲。”

“全面降准会释放较为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与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目标不相符合。这样来看,尽管不排除明年1月央行可能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部分达标金融机构可享受一定幅度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但通过全面降准大规模释放中长期资金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接下来几个月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持续处于‘观察期’。” 王青说。

随着MLF长时间的超额续作,业内多位分析人士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步回归正常化,预计短期内降准和降息概率下降,央行将继续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