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等“输血”到主动“造血”增收 乔福军:用畸形身躯撑起乡亲们的小康梦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11 20:56:56

摘要:乔福军还是平洋镇6个扶贫车间、169名员工的“师傅”。但乔福军并不满足,他对未来有着更大的憧憬,“我不但要编得好,还要卖得好,要把我们自己编织的坐垫销售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泰拉风’汽车坐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从被动等“输血”到主动“造血”增收  乔福军:用畸形身躯撑起乡亲们的小康梦

乔福军在扶贫车间与工友们在一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街道的左侧,一栋挂着“平洋村扶贫车间”牌子的平房显得格外注目。

走进厂房,成品区、原料区、编织区被分隔得一目了然,24台编织架子摆放整齐,二十余名员工正在娴熟地编织着汽车坐垫,时不时还传出几声爽朗的谈笑声,这是贫困户乔福军负责的平洋村扶贫车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平洋村扶贫车间吸纳务工人员25人,其中贫困人口9人,残疾人4人,人均月收入600元左右。此外,乔福军还是平洋镇6个扶贫车间、169名员工的“师傅”。但乔福军并不满足,他对未来有着更大的憧憬,“我不但要编得好,还要卖得好,要把我们自己编织的坐垫销售出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泰拉风’汽车坐垫,还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凭借娴熟的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乔福军由以前的贫困户成功变身为脱贫增收带头人。

身处逆境不失志,自强摆脱贫困“帽”

1975年出生的乔福军是平洋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他家以前的日子,用“屋漏偏逢连阴雨”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5岁时,乔福军因摔伤导致胸背部严重畸形;妻子刘宇佳,患有先天性软骨病,身高只有一米三,没有劳动能力,靠双拐行走;其母亲患有乳腺癌,为了给母亲看病,家里卖掉了三间住房,欠下外债;女儿正在上小学……而这个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仅仅依靠6.2亩耕地的收入。

看着家里的现状,乔福军渴望摆脱贫困。

2015年,乔福军向村委会递交了纳入贫困户的申请,他希望通过国家的扶贫政策渡过家里的难关,同时,他内心非常清楚,“等靠要”不能真正摆脱贫困,只有靠自己的勤劳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

不过,当梦想照进现实,依然有很大的距离。乔福军没有过硬的技术,外出务工没有优势;身有残疾,体力不行,无法在周边找个力气活儿干;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也不允许他离家太远……这种种的困扰,一度让乔福军一筹莫展。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压垮乔福军,他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经过镇、村与泰来县残联沟通,乔福军被聘为泰来县残联的专职委员,负责管理平洋镇700多名残疾人的日常工作,每月工资1275元。

2017年,由江苏沛县引进的扶贫产业手工编织项目落户泰来县,成立了泰来县瑞王汽车饰品有限公司。瑞王汽车饰品有限公司把汽车坐垫手工编织技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包教包会,提供原料回收成品。2018年4月,平洋镇党委组织在平洋镇举办第一期手工编织汽车坐垫培训班,为期40天。乔福军听到消息后,夫妻俩马上报了名,他与妻子说,这好像是给咱俩办的班。此后,他们夫妻俩暗下决心,不学拉倒,学就学好。他们憋着这股子劲,虚心向老师请教,起早贪黑研究编织技术,培训结束后,他们的编织质量得到厂家的认可。当年,夫妻俩编织汽车坐垫收入达到4000元。

2.jpg

乔福军在扶贫车间与工友们在一起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俺家的情况,又是给俺送政策,又是给俺送技术,不管是在哪里,都少不了扶贫干部的身影。”乔福军说,“是党的扶贫政策鼓起了俺脱贫的信心,也扶起了俺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增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

2018年底,乔福军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拿到了脱贫光荣证,从“贫困户”变成了“脱贫户”。

吃水不忘挖井人,带领乡亲奔小康

“吃水不忘挖井人,增收不能忘乡亲!”

乔福军心想,自己的家庭生活是好了,可村里还有很多家庭依然挣扎在贫困的沼泽里,他对贫困家庭的困境感触最深,而且,他深知自己就是得到镇、村的帮助才有的今天,没有理由不尽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增收。

2019年4月,平洋镇6个扶贫车间招聘扶贫车间主任,其中就有平洋村。因编织技术过硬,乔福军被聘为平洋村扶贫车间主任,每月工资1000元。乔福军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知道扶贫车间不仅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命运,也承载着全家人对明天的希望。

此后,乔福军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发展车间上,整个筹备期间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他每天都骑着三轮车走家入户进行宣传,就宣传他自己,让大家知道残疾人都能干成的事,你们也都能干成,要靠自己的双手增收。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15人到平洋村扶贫车间就业。2019年底,乔福军在车间管理和编织的年收入就有16000元,在车间就业的贫困人口,每人的年收入也都达到6000元。

在乔福军的不懈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妻子也能在车间里帮他打打下手,整个家庭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紧接着,泰来县进一步采取“公司+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羊绒大衣缝制、柳条编织、鱼网编织代工项目,年均人收入可达600元以上。但也有一些贫困劳动力由于以往懒散习惯,工作时间较短,产量不高,工资较低。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切实提高产量,吸引贫困群众稳定务工,鼓励多劳多得,泰来县出台《扶贫编织车间奖励办法》,工人完成1套手工编织坐垫政府补贴50元。

这个奖励政策的出台,让乔福军的干劲更足了,与员工们一起加班加点努力干。

李元青就是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贫困户之一,她说:“俺老伴今年60多岁了,患有长期慢性病,家里经济压力非常大。老伴也需要照顾,自己又走不远,在自己家最困难的时候,乔福军把她带到了这个车间。在这儿工作离家近,时间自由,自己可以回家做饭和照顾老伴,挣钱和顾家两不误,每套坐垫公司给150元,县里还给补贴50元,每月能挣到一千多块钱,给了我脱贫增收的希望和信心。”

“俺家现在也是双职工了,按月都有活钱。”贫困户刘金平笑着说,“俺自己身体也不好,有残疾,以前家里也没啥收入,现在俺老伴在村里的互助服务队干活,俺在扶贫车间工作,俺这一个月也能赚一千多块钱。”

2020年3月份,乔福军在快手平台开设“乔哥的幸福生活”快手账号,直播带货。他每天在直播间,向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分享员工脱贫增收的故事,推销贫困群众自己编织的汽车坐垫。现在,他的粉丝已有近2500人,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如今,单单通过快手平台,每月的销售额就可达到2万元,快手平台销售坐垫带动贫困户月增收近200元。

在乔福军的带领下,这些贫困户从普通劳动力成长为技术劳动力,从被动的等政策、等“输血”变成了自己“造血”增收,下一步,他将继续带领着乡亲们在增收的道路上向前奔跑。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