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北京银行践行普惠金融 加大信贷支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简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11 16:56:18

摘要:​2020年即将结束,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北京银行牢记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下沉工作重心、创新扶贫模式、加大信贷支持,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北京银行践行普惠金融 加大信贷支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即将结束,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北京银行牢记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下沉工作重心、创新扶贫模式、加大信贷支持,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金融力量。

从北京怀柔城区的大蒲池沟村到地处秦岭深处的陕西的棋盘村,从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到新疆的阿孜乃巴扎村驻村,北京银行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践行“普惠金融”战略,坚定扶贫决心,深化“金融+产业”扶贫模式,加大金融扶贫投入,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银行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化八大扶贫模式,发挥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强防返贫机制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应有力量。

打通销路 助力脱贫可持续

曾经被认定为贫困村的北京怀柔城区大蒲池沟村,在北京银行的结对帮扶下,已经于2019年实现了低收入户的全部脱低。如今,大蒲池沟村已经旧貌换新颜。

据悉,北京银行结合银行信息、科技、客户等优质资源,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一个专业合作社”“一系列技能脱低专项行动”“一瓶山泉水”“一处美丽乡村”“一张金融服务便民名片”,打造了特色产业,帮助大蒲池沟村走出一条富含自身特色的精准脱低之路。

在此过程中,北京银行不仅主动为村民提供原材料和职业技能培训,还负责为其寻找微商、电商解决销路问题,帮助贫困地区打破空间制约、拓宽市场、注入内生动力。

截至2019年底,北京银行协助大蒲池沟村农业合作社销售农副产品8000余份,合作社产生销售收入152.4万元,净利润17.4万元,社员户均增收3239元。

然而,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还需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推动消费扶贫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自今年年初,北京银行“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执行小组便加强了与大蒲池沟村的交流合作,达成高质量推进结对帮扶工作思路。

首先,稳定畅通大蒲池沟村合作社所需农产品货源渠道,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其次,为大蒲池沟村合作社发放贷款17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携手镇政府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良性循环发展;第三,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蘑菇、药材等高附加值产业,充分发挥“造血”机制,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同时,北京银行上下联动,从大蒲池沟村采购7750份共计201.5万元优质农产品用于春节职工福利发放。

整合资源 线上线下协同联动

今年以来,北京银行积极深化与北京市扶贫办、市总工会、首农集团的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线上线下同步探索、打造创新合作机制,激发消费扶贫潜力。

6月1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市总工会、首农食品集团、京东等政企单位,共同启动“爱心扶贫·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消费扶贫活动”,惠及北京银行近550万工会卡用户。用户可在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京东商城“北京消费扶贫自营旗舰店”和外拓服务现场享受购买扶贫产品满减优惠。

微信截图_20201211165553.png

从6月1日至9月30日,持北京银行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北京银行信用卡的客户,通过京东商城“北京消费扶贫自营旗舰店”或前往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采购扶贫产品,可享受满99元立减50元优惠。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借记贷记双卡联动,为客户提供优质、优惠金融服务同时,北京银行创新打造“以购代捐”特色消费扶贫模式,进一步将“政银企”合作推向深入,全面助推首都扶贫事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无俱“难啃的骨头”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是扶贫攻坚最后关头的重中之重。地处秦岭深处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龙王镇东南部的棋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全村人口的一半,正是这样一块“难啃的骨头”。

自2018年4月,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棋盘村以来,至2019年11月18日,棋盘村贫困发生率已由35.8%下降到0.91%,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这离不开北京银行引导棋盘村开展的产业扶贫。

棋盘村距离西安5小时左右车程,交通不便、产业薄弱,是安康市宁陕县仅有的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也是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的定点扶贫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产业扶贫”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所在。只有量体裁衣、打造特色、精准破题,产业扶贫才能真正改变贫困局面。

为了发展合适的产业,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驻村工作队先后对棋盘村原有桑蚕、山地鸡、辣椒、中蜂养殖、生猪养殖、林下种植天麻、魔芋等十几个产业进行了详细摸底调研,整理出《棋盘村产业调研报告》,针对产业优势及存在风险制定出相关可行性分析报告,为棋盘村精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为凝聚各层面扶贫力量,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驻村工作队还加强了与宁陕县政府、村镇领导班子沟通联系。同时,北京银行还充分利用自身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邀请了权威院校、企业、研究院、实验基地等单位专家和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带领当地龙头企业和村民学习种养殖的优秀经验。

创新产业引领 激活内生动力

通过调研考察,考虑到棋盘村交通条件落后、土地资源稀缺及传统养殖环保、销售问题难以解决等因素,北京银行西安分行驻村工作队决定将中蜂养殖作为试点产业,制定《棋盘村1000箱中蜂养殖示范园区项目规划》,总投资100万元为棋盘村打造1000箱中蜂养殖示范园区,由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帮扶30万元,引进陕西秦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70万元,聘请具有40余年养蜂经验的技术专家长期驻村提供技术指导,科学合理地对棋盘村中蜂养殖产业进行规划布局管理。

据悉,该产业直接覆盖全村所有收入不达标的19户47人,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全村所有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纳入到东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帮扶资金平均折股量化到贫困户,陕西秦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合作社成立宁陕秦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两者共同统筹管理运营,有效把龙头企业的资金、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当地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蜂养殖及后续规划的综合性产业项目进行布局,带动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增收。

目前,通过劳务、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棋盘村54户贫困户123人实现高质量脱贫,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较好地完成了分行党委下达的蜂蜜产量超过1万斤、产值不低于1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不低于100人的“三个一”目标任务。

截至2019年11月18日,棋盘村2019年度计划脱贫56户138人全部达到退出5项标准,已向社会公告退出;贫困村稳定脱贫七项标准已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由35.8%下降到0.91%,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全村62户“十三五”搬迁户通过集中安置喜迁新居,为整村高质量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富民直通车”精准助农

与前几年对比,如今的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修通了柏油马路,建起了圆梦广场、村卫生室、文化长廊、数字影院。村民们纷纷感慨道,这与北京银行创新引入“富民直通车”系列产品,打破这里的“金融空白”,提供的金融支持,密切相关。

河北省阜平县,地处太行山西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深山地区,是全国精准脱贫目标县。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受发展条件的限制,顾家台村一直面临“村民不好出、银行进不去”的窘境。

北京银行通过“银行外拓人员+村镇普惠金融联络员”的组织推动模式,通过“村村通”辐射周边12个行政村,终于将金融服务拓展至贫困户“家门口”。服务站配有“网银体验机”“手机银行体验机”“助农取款POS”“易转账POS”等机具设备,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账户查询、资金归集、转账、还款、缴费、理财等综合化便民服务。

此外,北京银行还通过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全面助力农业经济发展,截至目前,累计为周边贫困农户创业提供贷款放款90笔,金额767万元,协助基础设施建设、蘑菇大棚建设、农家乐环境装修等,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金融保障。

除“富民直通车”外,近年来,北京银行屡屡在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模式方面发力,如该行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在北京和新疆地区发行扶贫票据,通过募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形成以产促农、以产扶困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启动“镇域金融”项目,推出的“荐信贷”“厂房贷”“农乐贷”“农权贷”等特色产品被人民银行选定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创新案例”。

提供坚强扶贫人才保证

在决战脱贫攻坚阶段,于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随处可见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在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帮助群众解困等方面干实事、解难事,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北京银行新疆分行的员工吴进宝正是其中的一员。

2018年4月,根据北京银行党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以下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作为北京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代表,吴进宝担任了阿孜乃巴扎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每天早晨十点分工派活,入户;下午整理资料,梳理线索;傍晚8点开研判会;夜里12点乡里开安全会;会后,再回村布置工作,必须事不过夜。”吴进宝回忆道,日复一日地按照时间点完成当日工作,就这样他驻村的前7、8个月,凌晨两点前从没有睡过觉,巡逻、值班、夜间清查,凌晨四、五点休息都很正常。

通过与老百姓的深度沟通、对当地的信息了解,吴进宝发现,村里许多妇女因照顾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增收困难。于是,吴进宝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讨论研究,决定通过发展维吾尔族特色手工艺品带动村里妇女增收。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起了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合作社,邀请老师为村里30余名家庭妇女培训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艾德莱斯绸纺织技术。

如今,村里吉亚丽人农民手工艾德莱斯绸合作社已经出具规模,整齐摆放着艾德莱斯绸织机,30名艾德莱斯绸织工飞梭走线,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3月份以来,为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吴进宝等人牵头帮助合作社签下了30个社会福利机构的订单,让维吾尔家庭妇女“宅”在家里,一个月还能“织出”1600多元的收入。(简宁)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