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农惠农道路宽 支农助小守初心 吉林银行小微金融贴心服务我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7月,国家领导人莅临吉林视察,作出吉林农业农村向现代化发展,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要指示,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前进方向,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关切与重视。
吉林银行作为省内最大的法人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生”的战略定位。立足吉林农业大省的发展实际,牢记“支农助小践普惠”的初心使命与社会责任,以“真小真微”为方向,坚定不移地将支持我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行涉农贷款持续攀升。尤其在国家领导人吉林视察之后,吉林银行更是积极作为、精准出击,围绕更好的满足全省5.86万个农业经营单位、3.12万个家庭农场、8.9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08.55万农业经营户及619.09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出多个农业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其中:“吉银兴农贷”项目更是在“首届吉林省金融青年助力振兴发展项目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十三年间,吉林银行累计为4.5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5200余亿元,其中:为2万余户的“三农”经营主体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资金超3200余亿元,贷款余额由最初不足19亿元猛增至现在的604.53亿元,年均增幅超37%,有效带动小微企业,特别是农业经营主体创收超百亿元,成为省内“支农助小”的金融主力军。
情系“米袋子”,金融活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
民以食为天,粮食稳、天下安。吉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吉林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之举,也是全省现代农业升级转型的发展基石。今年,吉林银行联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联合做好高标准农田服务的通知》,携手搭建“高标准农田贷”平台,创新推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合同”为主依据、以“回款账户闭合管理”为主控手段的信用支持模式,以不高于4.35%的优惠利率,为全省广大我省承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小微企业解决了无担保“融资难”、找担保“融资贵”的问题,全力助推吉林省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目标实现。目前,已成功为3户“高标准农田”项目承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970万元,储备项目近亿元。
情系“肉盘子”,金融活水解渴“畜牧规模养殖”
百姓餐桌,民生大事。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规模发展,将抓好生猪肉牛优势产业发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并提出2025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0%、建设全国肉牛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为此,吉林银行作为吉林人的家乡银行,率先行动,联合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共建“吉银畜牧贷”平台。主动承担起协调好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方机构的职责,着力开展畜禽活体抵押业务。充分引导“政银保担”发挥合力作用,拓宽畜禽活体作为资产的用途范围,使其不仅可出售,也可作为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可靠担保,为省内畜牧养殖的农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主营畜牧屠宰加工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打通畜牧产业链条,以金融促进产业项目靠近劳动力,加快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现在白城地区试点投放200余万元,储备20余户肉牛养殖农户、超3000万元。
情系“新主体”,金融活水“贷”动乡村振兴新面貌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丰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吉林银行以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及特色农产品涉农小微企业为目标客群,利用信用和第三方增信、灵活的准入标准设定,为全省2025年实现4万个家庭农场、4000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及双阳、九台等5个农村合作整县试点目标提供强有力贷款资金保障,助力全省乡村振兴焕发新面貌。
一是联合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印发《关于加快吉林银行与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的指导意见》,搭建“吉银农担”贴息合作平台。借助省农担强大的农业政策担保实力、丰富的农业区域资源优势及专业的“三农”产业市场预判能力,以利率不超5.5%、办理时限不超5日、加大“无还本续贷”应用三项政策为抓手,并针对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提供50%贴息,实实在在为省内“三农”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已累计投放3.9亿元,支持近百户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
二是以助力我省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核心,立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银行让利、企业减负、贫困户受益”为原则,通过出台扶贫小额信贷、扶贫阳光贷等制度,设置差异化利率,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匹配年流动资金20%及以下信用增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营创业及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提供低成本贷款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吉林银行金融扶贫累计投放超30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超两万余户。
三是以金融助力吉林乡村振兴,构建环湖生态旅游经济为核心,试点投放“水域滩涂抵押”贷款,帮助查干湖旅游经济区内小微渔场解决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多年来,查干湖渔场受限于集体权属、无有效抵押担保等因素,始终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严重限制了渔场的规模发展。为此,吉林银行主动作为,在全面分析渔场经营发展前景、政策支持导向、滩涂水域抵押有效性及合法性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为查干湖渔场整体授信4500万元,用于支持渔场经营发展,为当年鱼苗增加投放量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使年捕鱼量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带动渔场创收。以松原为试点的“水域、滩涂抵押”模式一经推出,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受客户欢迎,为打造吉林品牌、发展生态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加快与省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和省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合作进程,探索推出“农e贷”产品。拟以“大数据”信息整合、建立综合评分制、形成独立性机控为创新点,为全省从事人参、梅花鹿、黑木耳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农户提供10万元及以下的信用贷款,最快可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投放。
十三年峥嵘岁月、十三年艰苦耕耘,十三年栉风沐雨,十三年追梦前行。今天,吉林银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坚持担好全省“支农助小”政治担当与责任使命,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新的金融理念、更优的产品体系、更智慧的科技支撑、更有温度的贴心服务,为全省“三农”经营主体及小微企业提供有力金融保障,加快推动吉林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为实现吉林经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突出贡献。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