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县”江浙两省占近一半,苏州、无锡、南通下辖县(市)全部入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3 21:34:1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今年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中,长三角地区江浙两省再次荣登榜首和“榜眼”。
12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这份报告发现,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和江苏分别获得全国百强县(市)24个和23个,江浙两省占全国百强县(市)榜单近一半。而在这份榜单中,江苏百强县(市)的整体实力最强,苏州下辖的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四县级市,南通下辖的如皋、启东、海安、如东四县(市)全部入围,此外另一个长三角经济“重地”的无锡,下辖两个县级市------江阴和宜兴也在这份榜单前列。
“实际上,随着江苏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近几年撤县并市的举措增多,苏南地区的苏州在几年前就将下辖吴江市并为吴江区、苏中地区的南通在今年将下辖的海门市并为海门区,因此这两个原本是全国百强县上常客的县级市不再出现在这一榜单上了,如果海门不撤市并区,那么今年的榜单江浙两省的百强县数量应该是旗鼓相当的。”对此,长三角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张启祥分析指出。
江苏整体县域经济实力最强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是江苏近几年大规模的撤市并区,每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江苏的县市仍会是最多的。
“苏州、南通各自并了几个县(市)为区,而像苏南其他长三角城市常州,在几年前也将武进、金坛两个县级市并了区,镇江也是。现在这些撤市并区的地方都参与到百强区的竞争行列中,不再出现在百强县的榜单上了。”12月3日,苏中地区一个入围县级市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0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前十位中,有六个县(市)是江苏的,而且均位于苏南地区苏州和无锡两个城市,排名前四名中,苏州的昆山列第一,无锡的江阴列第二,其次分别是苏州的张家港、常熟,苏州的太仓排名第六,无锡的宜兴排名第八。
相较之下,南通虽然下辖四县(市)全部入围,不过综合竞争力排名稍显落后,海安排名24,如皋排名31、启东排名33,如东排名45。
本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在排名前三的百强县(市),昆山2019年的GDP产值超过四千亿达到4045亿元;江阴2019年的GDP产值也超过四千亿达到4001亿元;张家港的GDP产值为2547亿元。这三地GDP总量均超过我国西部一些省份的年度GDP产值。
“从全国省份来看,以广东为首的珠三角一直是全国GDP总量的龙头,但是从经济发展均衡度来看,长三角无疑是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无论是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还是跨省的经济溢出及吸收效应,长三角发展的最为均衡。而且从省份角度看,江苏是唯一一个没有贫困县(市)的地区。”张启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下一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以及在江苏扬州、南通等地实地考察时明确指出,目前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顶层规划到实际推动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还要继续抓下去。这也为长三角区域内的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功能。要实现长三角城市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实施以制度创新为根本的跨界大连接、大联通、一体化,全面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大都市圈经济转型;二是全面实施以新兴产业为导向的跨界园区协作与经济高级化发展方向,全面推动低密度经济发展模式向高密度、高浓度经济模式转型;三是全面实施以生态大共治大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绿色消费方式转型。” 上海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表示。
陶希东分析指出,目前国家级开发区仍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密集分布,区域内也形成了200多家跨界共建园区,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三角城市群的园区也存在一些同质化竞争、工业土地政策创新不足、市场缺乏民营资本等问题,造成“长三角虽大,但GDP密度却不算高”的经济低密度发展格局,而着力提升经济密度、创新浓度,是一个区域或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因此,陶希东建议:“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应以园区为抓手,一方面,加大园区土地二次开发政策创新,推动园区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布局集成电路、光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动园区经济向高端化、高级化、高密度、高浓度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跨省、跨市园区合作共建进程,充分发挥一流园区经验的辐射和扩散,在分工、合作中不断提升经济品质,避免同质化竞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