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被婆家虐待致死”引燃反家暴话题 系统性干预刻不容缓

作者:文梅 孙家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25 20:10:45

摘要:“此案是家庭暴力发展到极致导致的极端悲剧事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利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她看来,保护像方某洋这样的弱势群体不受家暴伤害,必须要有外界力量积极关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亲戚朋友来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

“山东女子被婆家虐待致死”引燃反家暴话题 系统性干预刻不容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实习生 孙家琪 北京报道

11月25日是第二十一个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连日来山东禹城“女子被婆家虐待致死”案件的持续发酵,让今年反家暴日的话题热度较往年来得更早,也来得更为猛烈。

2019年1月31日,山东德州方庄村22岁女孩方某洋的生命永远停在了这天。相关报道显示,方某洋智力发育迟缓、婚后未能生育,婆家对她极为不满。自2018年7月起,方某洋受到公、婆及丈夫的虐待,持续时间长达半年。方某洋的公公张某林、婆婆刘某英、丈夫张某多次对其实施饿肚子、用木棍抽打身体、冬天在屋外罚站等虐待行为。经鉴定,方某洋符合在营养不良基础上受到多次钝性外力作用导致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挫伤死亡。

方某洋之死迅速引燃了今年的反家暴话题,社会各界热议之声此起彼伏。而在此前,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四周年监测报告显示,从《反家暴法》实施至2019年12月31日,仅公开报道的涉家暴命案至少942起,致死1214人,其中致死女性至少920人,占76%,即平均每五天至少有三名妇女因家庭暴力致死。报告特别指出,弱势群体遭遇的家暴能见度较低,农村的家暴事件更难得到报道,很多弱势的女性受害者仍然很少被媒体关注。

显然,方某洋的悲剧并非个案。人们在痛心之余,也深感困惑。《反家暴法》已实施四年,恶性家暴事件为何仍屡有发生?如何才能制止连续施暴,让方某洋的悲剧不再重演?……

种种诘问,也将今年的反家暴话题推向新的高点。

专家:反家暴服务要更加易得和高效

“此案是家庭暴力发展到极致导致的极端悲剧事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利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她看来,保护像方某洋这样的弱势群体不受家暴伤害,必须要有外界力量积极关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亲戚朋友来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

方某洋事件中,当事人可能存在一定精神障碍,自己主动求助的能力不强,吴利娟表示,《反家暴法》第14条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工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层面上是有强制报告制度的。”吴利娟说,像方某洋这种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情况,当地的公权力部门,尤其是村委会和医疗机构,是有可能发现她们家有疑似家暴情况的。

然而,或许是当地工作人员对家庭暴力缺乏认识,或是将家暴归为家务事范畴、不了解法律层面有强制报告制度等原因,未能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最终酿成悲剧。

如果工作人员在发现情况后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会如何?吴利娟坦言,目前没有执行的标准和先例,虽然《反家暴法》规定了强制报告制度,但没有做到这一点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处罚,所以大家重视程度也不够。

不容否认的是,随着《反家暴法》的实施,公众对家暴的辨识、对求助渠道的了解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到底该如何介入?如何帮助他人或保护自己?吴利娟认为,不能苛求老百姓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提供反家暴服务的政府相关部门、司法部门、社会服务机构要让服务更加易得和高效。”

此外,对施暴行为矫正的力度不够,也是连续施暴情况存在的症结所在。“及时干预、尽早干预可能是制止家庭暴力最好的办法,”吴利娟说,干预不是简单提供法律或心理咨询、行为矫治,而是系统性干预,要有多种力量介入,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干预,从而达到制止或终止家庭暴力的效果。

公益人:报警须拿到告诫书

“70%的家暴案件都涉及两性关系,但像方某洋这种情节特别恶劣、持续时间又长的案例仍然属于极端个案,”监利市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以下简称“蓝天下维权协会”)发起人万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80%以上的家暴是由夫妻或父母子女之间产生矛盾而导致的动手或脚踢,没有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大多是红肿、破皮出血,只有极少数情节比较恶劣。

“报警是防止继续遭受家暴的有效方式。”万飞说,当凭借自身力量无法与施暴者抗衡时,受暴者要善于借助外界力量保护自己。他特别强调,报警不代表简单的备案,还要拿到告诫书或申请拘留。同时,受害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便通过法律途径更好的制裁施暴者。

“由公安部门出具的告诫书对施暴者有着明显的遏制作用,在蓝天下维权协会服务的近3000个案例中,被告诫后继续施暴的比例约为1%。”万飞说。

2015年3月,在监利市妇联的推动下,蓝天下维权协会发起国内首个主动服务型反家暴公益项目“万家无暴”,聚焦家暴受害人求助难问题。项目通过建立“妇联+公安+社会组织+”多部门联动,为受害者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并协助15个地区建立反家暴联动机制,促进了多地反家暴工作。目前,该项目已为近3000名家暴受害者提供服务,帮助1000多个家庭修复了受损的关系。

万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协会以线上服务为主,通过心理状态、需求和安全三个方面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负面情绪较重的受害者提供倾听、共情等心理疏导服务,为正处于迷茫中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为有离婚需求的受害者提供代写离婚起诉状等法律援助服务。

在万飞看来,反家暴仅靠一个机构是做不了的。“但我个人比较乐观,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互联网也给了很多流量,不断向外推广。”万飞说,近年来协会参与了民警和协警的培训、拍了反家暴的视频、组织讲座去改变人们观念、把原来的口头处置改为书面处置……从认知到执法习惯都进行了全面的改变。

近期以来,向协会求助的家暴受害者数量逐年增长。“这意味着公众对联动机制的信心不断增强。”万飞说。

见习编辑:刘兴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