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警惕“甜蜜杀手” 专家呼吁推动糖尿病干预以减少发病|进博会报道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07 18:49:03

摘要: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指出:“糖尿病防治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尤其是做好全民健康教育及管理。希望能够通过公益项目落地普及,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

警惕“甜蜜杀手”  专家呼吁推动糖尿病干预以减少发病|进博会报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上海摄影报道

“十四五”规划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

按照规划,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事实上,当前,国民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在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仅医疗馆就达60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企业在糖尿病等慢病领域的全球创新产品和慢病管理解决方案。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4.63亿20至79岁成人患糖尿病,中国患者数排名第一,约为1.164亿人;据估算,中国花费在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支出约为1090亿美元。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并给社会医疗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1月6日,在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数据解糖·登月护航”控糖学术研讨会暨“全民控糖公益行”启动仪式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指出:“糖尿病防治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尤其是做好全民健康教育及管理。希望能够通过公益项目落地普及,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

他建议,应推动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前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干预管理,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筛查能大幅减少糖尿病患病风险

糖尿病是慢病中的高发病之一。早筛查、早干预,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郭立新对此强调:“关于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机制,首先是减少高危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而对于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管控,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按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光伟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糖尿病是可以被预防的;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调控和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效益也更高。”李光伟教授强调。

在中国除了基数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外,处于糖尿病前期者也高达15.5%。“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杨叔禹介绍。

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早在2016年,中国预防医学领域领军企业之一的美年大健康就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十余家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全民控糖登月计划”;还在2019年,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共同发布《健康中国·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数据依据。

依据“糖尿病地图”,美年大健康将与公益合作伙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携手,率先在我国糖尿病高发的河北、辽宁、内蒙古三地开展“全民控糖公益行”活动,进行糖尿病筛查、宣传教育及检后管理服务,预计覆盖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约1万人次。同时,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计划向低收入患者家庭捐赠总价值近50万元的血糖仪。

“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因此,为高发地区人群进行公益筛查意义重大。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希望此次与美年大健康合作开展控糖公益项目,能为民众带来更大价值。”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管建华表示。

美年大健康集团/天亿集团董事长俞熔也表示,美年大健康作为健康体检行业的领军者,凭借医疗、数据和科研优势,在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预防领域进行突破,将助力预防医学新发展。

科技助力慢病防控

当前,疾病的预防与研究模式正悄然紧随大数据时代发生着变革,医疗大数据的介入在糖尿病诊治及管理中具有深远价值。

据杨叔禹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与美年大健康共同研发的糖前管理APP,计划将于2020年年底上线使用。通过“科技改变糖尿病”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糖前患者自我管理的意愿和能力,尽全力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大数据,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慢病防控决策提供良好依据,提升群防群治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糖尿病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为减少因糖尿病带来的家庭与国家的巨额财政支出做出贡献。” 美年大健康集团首席科学家、副总裁、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宁毅表示。

在他看来,向糖尿病高发地区人群传播科学控糖理念、普及健康管理知识至关重要,特别是其背后的数据价值不可小觑。美年大健康将汇总公益筛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在脱敏处理后进一步分析研究,未来将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支持下形成蓝皮书发布,希望能够助力提前预警疾病风险,并尽早预防及干预,进而提升糖尿病的早筛、预防和控制率。

此次活动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的一环。未来,或将有更多科学严谨的慢病防控体系诞生,为重大疾病预防及健康公益事业作出贡献,为国人生命质量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