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曙光”照耀高校学子成长
王 慧
漂洋过海的肯德基来到中国已经23年,全力打造“新快餐”,服务广大中国消费者。20多年来,肯德基在中国茁壮成长,且发展势头还方兴未艾。但肯德基饮水思源,深知这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因此始终秉持“感恩回报”的信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回报消费者。
虽然这些年来,肯德基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了不少事情,但更多的是一种补救式捐助。如何能够创造一种自发式公益项目,成为肯德基关注的重点。
一直以来,肯德基就在思索如何建立一个长效体系,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经过深入调查后,肯德基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大学特困生。这是一个特殊群体,很多人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但这些人又都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仅仅因为学费问题而终止大学课业,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因此,2002年“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诞生了,大学四年期间,为每位受助大学生提供总共2万元的资助,以帮助他们安心学业。2009年,肯德基进一步扩大基金的规模,启动了曙光基金的二期。一、二期的总投入超过8000万元,覆盖到全国26个城市。
如果仅仅如此,肯德基的做法只是停留在最初级阶段,与一般的助学金没有区别。但对于要求不断创新的肯德基来说,大胆的想法应运而生。肯德基曙光基金要求每一位受助的曙光学子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必须要到肯德基餐厅参与实践,完成必需的工时。同时,餐厅实践期间,还将获得相应的报酬。曙光基金二期更是为曙光学子们搭建了社会服务的平台,要求曙光学子独立策划,完成社会服务的公益项目。于是“曙光基金”形成了“学业资助+餐厅实践+社会服务”的独特运行模式。
据记者调查,大部分曙光学子非常珍惜肯德基提供的餐厅实践机会,他们知道这也是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接触社会的好机会。当曙光学子怀着感恩的心在餐厅工作时,他们的这种情感自然会感染到餐厅的其他员工。据广州肯德基百信餐厅经理卢观音介绍:“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不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尽心尽力。他们的素质和工作热情也在感染着餐厅的每一位员工。”
如何引导曙光学子们成功地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反复摸索,肯德基决定从组织学子们成立“曙光公社”社团入手,先让曙光公社在高校社团这个沃土中成长起来。从此曙光学子们有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大家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以社团的名义开展各项活动。曙光基金为每个社团进行了社会服务项目的培训与指导,鼓励学子们关注周边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经过社会服务项目的锻炼,曙光学子们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2002年诞生以来,曙光基金已经资助了高校学子近7000人次。他们中有的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有的正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更有不少学子选择了扶贫、支教的工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