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审核18个月的400亿美元收购案:一个问题难倒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作者:林坚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0-22 20:33:52

摘要:中国政府会否批准这项交易?业内看法不一。

审核18个月的400亿美元收购案:一个问题难倒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见习记者 林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将以400亿美元价格收购软银旗下的ARM的收购案,并没有脱离大众视野。圈内圈外,镁光灯照射之处,“虎视眈眈”、“恐惧担忧”、“看戏玩笑”的目光都冒了出来。

称霸的英伟达、“缺钱”的软银,“彷徨”的ARM,“愁容”的各国政府与企业……这是一场波及全球的“考题”:如果英伟达真的收购了ARM,会发生什么?目前,这笔交易还需要经历长达18个月的审核,在此期间,所有当局者、旁观者都很“焦灼”。

若并购失败,相比软银和ARM,英伟达是最大损失方

日本软银集团日前宣布,同意将芯片设计公司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以至多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伟达公司(Nvidia),而此前的2016年,软银集团才以320亿美元收购了ARM。若收购顺利,拿下ARM的英伟达将缔造历史——半导体产业史上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目前,有市场观点认为,一旦英伟达和ARM强强联手,可能会重塑全球半导体的格局。

据外媒报道,为了达成这笔交易,英伟达需要向软银集团支付215亿美元的股票和120亿美元的现金,其中包括20亿美元的签约款。这笔交易将使软银和拥有100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Vision Fund)持有英伟达6.7%至8.1%的股份。

《华夏时报》记者整理采访多位半导体产业人士的看法得出,此次收购,英伟达的好处或是动机主要有三,一是地位巩固,二收入剧增,三是商业渗透。

地位方面,对于一个产业的巨头们而言,坐稳自己王座的固定操作之一就是挤压劲敌,巩固地盘,芯片行业亦是如此。作为源头的芯片设计环节,ARM提供的设计架构格外重要,芯片想要被设计出来,依赖于ARM架构。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球芯片架构设计有两大巨头,一个是英特尔,一个是ARM。英伟达是美国的芯片制造巨头,在图形处理和主板芯片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份额,2019年营业额高达109.2亿美元。

“英伟达通过向ARM发起收购要约,直接向外界展示了黄仁勋(英伟达CEO)进入云服务器领域的雄心,而云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一直被认为是X86的核心地盘,一旦被攻陷,无论是英特尔还是AMD前景全部堪忧。”金融科技专家、阿里云MVP马超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记者了解到,此前4月份,英伟达就以69亿元收购芯片制造商Mellanox公司,以增强其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的能力,增加与英特尔等对手竞争的资本。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英伟达和ARM都属于各自领域的龙头,而且ARM在英伟达擅长的GPU领域也有IP布局,之前英伟达和ARM已经在AI领域展开合作。因此,此次收购已经有基础,属于强强联合,会大大增强英伟达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

收入方面,通过收购ARM,英伟达将完成品牌升级,从而实现设备载体的全平台打通、产品线的增量。据悉,ARM在全球的生态伙伴超过1000家,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ARM架构,苹果、三星、华为、高通等企业都是ARM架构的授权客户。

某上市半导体公司技术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英伟达可将ARM与其他产品捆绑提供给用户获得更多利润,反向的,英伟达或将其自身现有产品渗透到ARM的客户群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ARM在市场上拥有绝对控制权,英伟达并购ARM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赚取垄断利润。”华为研究专家、《华为国际化》作者周锡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外,马超也指出,“英伟达加ARM的组合如果真能联姻成功,那么他们几乎可以涵盖AI云和一般云计算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前两点好处是“短期丰收”,那么第三点的商业模式的渗透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英伟达的构想成功,英伟达从根本上重新构建运营模式,将其商业模式渗透到世界各地科技公司,形成垄断。”前述上市半导体公司技术负责人向记者表示。ARM采取的是“仅提供芯片的设计方案,收取授权费和专利费”的商业模式,而英伟达会设计并参与制作流程,并出售最终产品,其商业模式比ARM的“小而美”来的更为庞大,二者结合,将影响到世界各地的科技公司。

“英伟达收购ARM,如果将自己的AI技术全线渗透到ARM芯片设计之中,相当于是从底层架构彻底改变了目前AI行业的版图,扭转了Tegra在智能手机行业失败的尴尬。”步日欣指出。而在周锡冰看来,这也是英伟达自身的转型需要。

目前,双方收购交易的最终细节仍有待解决,花费的成本是一大难题。“英伟达想要揉合两个大头(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这些成本的一部分需要客户来承担。客户不一定买单。”前述半导体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据了解,若收购成功,英伟达还表示计划向ARM员工发放15亿美元的股权。若ARM的业绩达到一定的指标,软银可能会收到额外的50亿美元现金或股票。公开资料显示,在7月的第二财季结束时,英伟达只有约30亿美元现金,比上一季减少了120亿美元。

如果谈判取消,相比软银和ARM,英伟达或成最大的损失方。“软银之所以出售ARM,是因为它现在深陷财务危机,但是谈判取消,它可以另谋出路,ARM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打回原形。但英伟达不一样了,并购付出的多项成本,市场角色的微妙变化,一旦并购失败,英伟达或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另一位不具名的半导体公司的技术总监坦言。

中国会否批准?外界预测不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从1999年的1494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12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21%,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有望达到4330亿美元。在市场向好的大背景下,英伟达收购ARM或将改变市场格局。

记者注意到,英伟达对ARM收购的动议,业界普遍反应较为强烈。步日欣表示,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应主要原因在于收购ARM影响面太广了,ARM的IP基本涵盖了集成电路芯片的每个领域,特别是在处理器领域,已经树大根深,业界普遍担心ARM被收购会影响其独立性,而且ARM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也同样担心这个问题,公开呼吁政府进行干预。

前述半导体企业技术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ARM因为产品的特殊性,所以一直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中立立场,也正是受惠于这个态度才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英伟达是一家美国公司,它可以拿出各样的理由,滥用垄断地位,以授权为筹码,进行不正当竞争。”

龚涛也表示,“这笔交易一旦达成将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一直保持中立的ARM,一旦被美国公司英伟达收购,美国将获得对中国无论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的全面垄断优势,也就是说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上可以随时可以卡我们中国脖子,我们依托于海外半导体的制造业将全面受限。”

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其配套《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找到,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就需要接受反垄断审查: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当事双方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当事双方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因为后续影响之大,收购案要想成功,必须要通过英国、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监管审批才行。”前述半导体企业技术负责人说道。此前,英伟达公开表示,这项交易需要得到包括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等的批准才能最终完成,预计需要约18个月。

近日,有报道称,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沟通,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否决英伟达的这笔收购交易,以打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消极影响。

据了解,目前华为包括智能手机处理器麒麟、服务器芯片鲲鹏,以及AI芯片昇腾等在内的产品都采用ARM架构,同时ARM架构也是中国大多数芯片产品的基础。

马超认为,“ARM作为一家英国公司,只涉足半导体设计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美国技术的输入,因此也就不受美国实体清单的影响,因此这是我国重要盟友,而一旦被美国公司收购成功,对于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带来的影响将非常深远,相信我国政府不会批准这起并购案。”龚涛也指出,“表面上英伟达收购ARM的商业动机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打败英特尔与高通的组合,但实际上如果收购成功全球的芯片架构IP将全部垄断在美国人手中。”

但周锡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应该批准放行的可能性很大,一方面是中国政府有意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也期望科技全球化,对于这样的并购不会设置太多门槛,同时因为中国将出台相关的犹如美国“实体清单”制度。“中国向美国政商两届释放善意,表明中国继续坚持产业链全球化,无意打贸易战,也没有兴趣打贸易战。”

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公开表示,他有信心让这笔交易通过我国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前,英伟达收购Mellanox公司的交易就得到了我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前文所述的半导体企业技术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果最终决定批准该笔交易,国内的科技公司会积极申请要求职能部门对该交易附加强制性的条件,以确保ARM的技术不会“断供”。

传闻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却折射出厂商们的恐慌心态以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困境,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半导体等一些核心产业,长期由海外高科技公司主导,尤其今年以来对中国技术围堵态式明显,一方面中国确实须正视存在科技差距,苦练内功科技攻关解决好卡脖子领域,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导资本流向,打击概念炒作和盲目上项目,加大产业优势重组和扩张,去扶持一批真正有技术升级能力和工匠精神的企业。高科技领域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统筹规划、长远布局。

周锡冰向本报记者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英国对美政策、美国对英政策、ARM创始人和经营层对此次并购态度都将影响并购的成败。在步日欣看来,“这次并购不是纯粹资本层面的事情,只要消息放出来,基本上股东和董事会层面已经达成一致。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是两家公司的意愿,而是产业界和政界对此事的看法,如果业界干扰声音或者实际行动太多,并购也不会一帆风顺完成。”

目前看来,这笔交易还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批准。在此期间,所有当局者,旁观者都很“焦灼”。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